1978年5月,身患胃癌的王近山已到弥留之际,曾经的共和国中将,叱咤上甘岭的名将,如今却卧在了病床上。
最后那几天,王近山口中不断发着呓语,时不时呼喊一声:“敌人上来了,快给我挡住!”、“再调些炮兵!来个喀秋莎炮团!”
陪在床边的儿女们都知道这是昏迷中的父亲回到了曾经的战场,因此每次他大喊大叫时,儿子王岩、王少峰等人就会贴近他的耳朵道:“爸爸,您别担心,李德生叔叔顶上去了!”
每次说完这句话,王近山就会平静下来,随后呓语道:“李德生一上去,我就放心了。”
那么,这个王近山是谁?他和李德生又是什么关系呢?
王疯子
说起王近山人们可能不熟悉,但说起李云龙,那可就是老少皆知了,而王近山,正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
不过现实中的“李云龙”和电视剧里的不一样,电视剧里的李云龙不修边幅,而王近山则是英武不凡。其次,李云龙是四十多岁才当上团长,而王近山十八岁就当上了副团长,二十岁就当上了正团长、师长,比李云龙早了二十多年。
不过两人在外貌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李云龙和王近山一样,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王近山是湖北黄安人,黄麻起义中的“黄”指的便是黄安。黄麻起义后,鄂豫边根据地建立,受到革命号召的王近山刚满15岁,就加入到了红军队伍里。
一次在和敌人的战斗中,子弹打光的王近山直接扑上去和敌人肉搏。刚开始是用刀砍,刀掉了就用牙咬,最后抱着敌人一起滚落悬崖。由于王近山打起仗来不要命,因此被人送了个外号“王疯子”。
这位“王疯子”和荧幕中的李云龙一样,都是天生的指挥官。18岁那年,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王近山率领着十师二十八团坚守阵地,竟然凭借一个团的兵力歼灭了国军一个旅,创造了“反围剿”作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并且,据王近山所说,他天生会看地图,定战略,那些平面的地图一旦落在他眼里,瞬间就在脑海中转化为立体的了。并且,虽然他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但经他指挥的部队,却真真切切的将“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两句兵字要诀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往往能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指挥出自己的风格。
因为这出色的指挥能力,王近山经常受到首长徐向前的表扬,这也是他20岁就能当上师长的原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迅速瓦解蒋介石政权,因此决定向战略要地山西推进作战。日军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沿着崞县、平南一线到达山西忻口,另外还有一支部队侵入石家庄。为了应对日军进攻,中国军队在娘子关附近部署兵力。
同时,日军集结了两个师团、一个旅团组成西进兵团,由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统一指挥向娘子关逼近,娘子关战役一触即发。
战役打响后,正在娘子关附近指挥的刘伯承接到消息,称有一支近千人的日军辎重部队在测鱼镇扎营,距离七亘村仅仅十公里。而七亘村则是刘伯承之前实地考察过的一处理想伏击地,这支辎重队前进的方向与七亘村重合,这是一次伏击日军的好机会。
要想打好这一仗,除了七亘村的“地利”,还有一位好的干部指挥才行。思来想去,刘伯承想到了就在七亘村附近的778团,他们的副团长王近山是个猛将,可以让他指挥。
于是,王近山在10月26日一早就爬上了山头观察敌军动向,当看到几公里外有一支日军部队正在接近时,他知道伏击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