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正式发布,宣布将在1955年10月1日实行军衔制度。这个政策出台之后,立马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那些为祖国征战疆场的人基本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是认可和接受,这部分人对国家给予自己的鼓励都感到很满意;第二种则是拒绝,他们不太认同自己将要得到的军衔。

然而,在拒绝接受的人里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觉得自己的军衔低了,感到很不满意。有位老兵在得知自己的军衔等级没到达自己的预期目标时,甚至扬言要把牌子挂到狗身上去。

另外一种虽然也是拒绝,但是他们却觉得是国家给自己的军衔太高了。在这部分人里,有个叫徐立清的中将,他的“三让”事迹就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出身贫苦的徐映清

1910年4月5日,河南省商城县吴店区申家湾的老徐家迎来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徐映清。放在当地,徐家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如果按当时的家庭成分来说的话,徐家属于贫农。

虽然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是徐家的父母却也希望自家的孩子不要做个“睁眼瞎”。于是,在徐映清7岁那年,他就被父母送进了私塾,开始读书认字。

可惜,徐家的家庭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徐映清的学费对于徐家来说就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就这样,徐映清断断续续读了三年书以后,还是无奈退学了。



书虽然是读不成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就这样,徐映清跟着徐父开始成了别人家里的帮佣。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改名事件的话,可能徐映清一辈子也就是个佃农了。

然而世事无常,徐映清的人生轨迹在1923年的时候就发生了改变。那一年,徐映清被财主逼着改名字。理由是:徐家穷得上无瓦片、下无寸地,居然也敢跟自己家里的少爷一个名字!

于是,这位财主逼着徐父给徐映清改名。当时的徐映清虽然还只是个孩子,但是这件事还是令徐映清感到非常难受。难道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就连起名字的自由和权利也没有了吗?

从那时起,徐映清虽然被逼成了徐立清,但是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崇尚自由的种子。于是,1927年的时候,追求自由、平等、新世界的徐立清参加了革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