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的北京,一位男子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当时,一家博物馆正在贱卖一批珍贵画作,其中不乏齐白石等大师真迹。然而在那个万元户都稀少的年代,普通人更关心温饱,对艺术品兴趣寥寥。一张5元的画作,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就是这样一幅"无人问津"的画作,这位男子却不惜变卖祖传房产,倾其所有购入。在亲朋好友的眼中,他无疑是疯了。然而40年后的今天,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却让他成为了艺术收藏界的传奇。这个男人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决定?这批画作又经历了怎样神奇的价值蜕变?
一、艺术世家的传承底蕴
许化迟的艺术人生,要从北京和平画店说起。这家位于北京西单附近的画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京城文人雅士汇聚的重要场所。画店的匾额上"和平画店"四个大字出自齐白石之手,这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招牌,更是一段师徒情谊的见证。
画店的主人许麟庐原本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他对绘画艺术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热爱。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费尽周折拜入齐白石门下,成为其关门弟子。许麟庐经商的才能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形成了独特的结合,使和平画店不仅成为了一个经营场所,更是一个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中,年幼的许化迟耳濡目染,对艺术形成了与常人不同的理解。和平画店经常迎来各路画坛名家,如徐悲鸿、李苦禅等。这些大师不仅在店中留下自己的作品,还时常驻足交谈,探讨艺术。许化迟从小就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时常能听到大师们讨论绘画技法、评价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齐白石不仅是许麟庐的老师,对许化迟也格外关照。在许化迟13岁时,齐白石曾亲自教他画虾。这段经历对许化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艺术传承的深层意义。
和平画店不仅是一个经营场所,更是一个艺术品鉴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许多珍贵的画作都经过这里流转,许化迟从小就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作品。这使他在艺术品鉴赏方面培养出了独特的眼光。在画店里,他不仅见识到了众多名家真迹,还经常听到父亲与收藏家们讨论画作的特点、技法和价值。
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为许化迟日后的艺术收藏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继承了父亲对艺术的热爱,还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收藏理念。父亲许麟庐经营画店的经历,也让许化迟深刻理解到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许化迟对艺术的理解远超同龄人。他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对艺术品真伪和价值的敏锐判断力。这些经历和积累,为他日后做出那个惊人的收藏决定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二、5元一幅画的艰难抉择
1983年初春,北京文物商店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艺术品拍卖活动。这次拍卖的特殊之处在于,大量珍贵的书画作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其中包括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名家的真迹,每幅画作的售价仅为5元人民币。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因为即便是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不过四五十元。
这批画作原本收藏于北京的一些文物单位,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storage空间有限,这些机构决定处理一批库存画作。在那个年代,艺术品市场尚未形成,人们对书画作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很低。即便是如此低廉的价格,前来购买的人仍然寥寥无几。
许化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前往文物商店实地考察。凭借多年的鉴赏经验,他迅速发现这批画作中包含大量珍品。其中不乏齐白石晚年的精品力作,还有徐悲鸿的马作、张大千的山水,以及其他近现代名家的代表作品。这些画作虽然因保存条件欠佳而显得有些破损,但艺术价值依然完整。
面对这批珍贵的画作,许化迟当即决定全部买下。然而,即便是5元一幅的价格,要购买数千幅画作,总金额也是一笔巨款。为了筹集资金,许化迟开始变卖家中的资产。他先是卖掉了家中珍藏的部分古董,但资金仍然不够。随后,他做出了一个更为艰难的决定:卖掉祖传的四合院。
在当时的北京,四合院是极其珍贵的不动产。许化迟的这个决定引来了亲友们的强烈反对。有人认为他是在拿家族的基业冒险,有人说他被艺术冲昏了头脑。但许化迟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他深知这些画作的真实价值,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经过近三个月的奔波,许化迟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他分多次到文物商店,将这批画作全部购入。最终,他总共买下了约9000幅画作,总计花费了45000元。这个数字在1983年是一笔惊人的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近百年的工资总和。
在购买过程中,许化迟还面临着储存和运输的难题。这些画作数量庞大,需要专门的场地存放,还要注意防潮、防蛀等保护措施。为此,他租用了一间废弃的仓库,专门用来存放这批藏品。每天,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对画作进行整理和保养,确保这些艺术瑰宝不会因保存不当而受损。
这次购藏行动在当时并未引起多少关注,甚至有人认为许化迟是在做无谓的投资。然而,这个看似冒险的决定,却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事件之一。
三、艰难岁月里的坚守
1983年后的十年间,许化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购入这批画作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卖四合院后,一家人搬进了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平房。为了妥善保管这些画作,许化迟不得不另外租用了一间偏僻的库房。每到雨季,他都要定期检查房顶是否漏水;每逢干燥天气,他又要细心调节库房的湿度。
1985年的一个雨夜,库房突发大面积漏水。许化迟连夜冒雨赶到现场,发现部分画作已经被雨水浸湿。他立即召集家人,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用蜡烛照明,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将受潮的画作全部处理妥当。这次事件之后,他专门请来工人加固了库房的房顶,还在画作外层多加了一道防水布。
198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险些将库房吞噬。那天,隔壁废弃工厂的电线走火,火势迅速蔓延到库房附近。许化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消防员还未到达时,就带领街坊邻居组成了一道人墙,用水桶接力灭火。最终,库房虽然外墙被烧黑,但所有画作都安然无恙。
经济上的压力同样巨大。为了维持基本生活,许化迟不得不变卖家中剩余的值钱物件。他的妻子开始在街边摆摊卖早点,两个孩子也提前辍学参与到家庭生计中来。即便如此,全家人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有时候连最基本的伙食费都成问题,但许化迟始终没有动过卖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