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大型公立医院对外官宣合并。
4月30日,浙江省卫健委正式下发《关于同意组建杭州市妇幼保健院的批复》。《批复》显示,同意将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和杭州市儿童医院两院整合组建为杭州市妇幼保健院,机构类别为妇幼保健院。同意新组建的杭州市妇幼保健院运行满一年后申请参加浙江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评审。
4月25日,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干部会议,会议提及洛阳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加挂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牌子。整合后,新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拥有1200余张床位、1900余名职工,整体规模明显提升。
3月27日,原吉林市妇产医院与吉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整合成立全新吉林市妇幼保健院,加挂“吉林市妇产医院”牌子,并获批升级为吉林市三级妇幼保健院。合并后新机构将承担全市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职能。
2025年3月25日,南海区政府、大沥镇政府与佛山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将南海区三家公立医院合并成立的大沥医疗集团挂牌为“佛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合并后,大沥医疗集团拥有1620张床位、2500多名医务人员,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整体规模猛增至佛山市前列。
2025年4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会议,宣布与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整合,重新组建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合并后,新的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床位将增至1200张、职工1900余名,规模跃居豫西前列。
而在2024年12月,山东淄博市第一医院和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确定合并。此前,该市中医院与第七人民医院已率先重组。
2024年4月,湖北省宜兴市人民医院联合第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成立医疗集团,推进一体化运营。
过去2年里,公立医院合并重组的案例猛增。而且这类合并重组大多发生在地级市的二级医院或发展受限的三级医院中间,且这类医院多为当地较为核心的医疗机构。
此前,也有多家二级医院被曝拖欠薪资抑或是难以为继。
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公布《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全国共有5456家二级医院参与该年“国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二级公立医院。
“国考”成绩单显示,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当年仍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该比例与上一年基本相当。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23年1-8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全国诊疗人次在三级医院里增长了8.7%,在一级医院里增长了9.0%,但二级医院却下降了7.6%。
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三级医院的门诊、住院量占医院总服务量的比重在2023年双双突破60%,而二级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比重从2019年的34.9%持续下滑至2023年的28.64%,入院人次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比重在同一时期由39.56%连年下滑至30.74%。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二级医院的服务体量在不断萎缩,二级医院的处境不容乐观。
其原因在于二级医院一方面被三级医院严重虹吸,另一方面强基层政策又吸走了一部分患者,二级医院作为“夹心”,面临着来自内上下的双重压力。
如何生死破局这个问题,业内也进行了诸多探索。
现在看来,除了业务转型,加强内部管理、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发展业务等方式,合并整合已经成了摆在众多医院领导面前的重要选项。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木白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