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揭晓后,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韩琳的获奖引发热议。之所以引发质疑,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她的身份是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南丁格尔奖作为护理界的最高奖,应该给那些工作在基层一些的护理人员,作为省级人民医院副院长的韩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一线护理人员”;二是她的成长逆袭之路是否经得起推敲。

其实,这种看法是对南丁格尔奖的一种误解,南丁格尔奖的初衷,是表彰在护理事业中做出贡献人员的最高荣誉奖,只要从事护理事业的都可以参评,并不特定指护士,从韩琳的学习进修和工作经验来看,她一直从事护理相关工作,在这一点上并无违和感,是符合要求的。



从韩琳的履历来看,自踏上护理之路,她始终未离开护理领域,无论是临床护理实践,还是后续的管理、科研工作,都在为护理事业添砖加瓦,完全符合南丁格尔奖的参评要求。

回顾南丁格尔本人的经历,也能为我们理解奖项内涵提供参考。南丁格尔并非一生扎根临床一线,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她不仅亲自护理伤员,更致力于改善战地医院的卫生条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伤员死亡率。战后,她将大量精力投入护理研究与人才培养,一手创立英国第一家护理院校,推动现代护理事业的变革。

过往历届南丁格尔奖的获奖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职业背景也十分多元,并非清一色基层护理人员。以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为例,其中就有护理教育工作者,她们虽不在临床一线,却通过培养优秀护理人才,为护理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起的世界级奖项,南丁格尔奖有着严格的审核机制,从推荐到评选,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层层把关,最终拍板的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权威性不容置疑。



除了身份争议,韩琳的成长之路也备受关注。1979年出生的她,上的是小中专,在临床当护士的时间不长,此后多是学习进修与管理工作。有人好奇,小中专学历如何能进入省人民医院?其实,韩琳毕业的甘肃卫生学校,在甘肃护理教育领域堪称 “王牌”,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全省输送了大量优质护理人才,毕业生进入省级医院工作并非个例。

当时,学校与各大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会根据医院需求定向培养学生,韩琳凭借在校期间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实践能力,顺利获得进入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机会。

韩琳两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和华西医学中心护理专业研究生,还顺利进入协和医学院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联合的护理学博士班深造。这份求学履历,足以证明她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超强的学习能力。

在科研方面,她5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为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这些成果靠的绝非运气或关系,而是实打实的真才实学。若没有深厚的专业积累与钻研精神,即便有 “捷径”,也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韩琳的获奖,不应只被简单贴上 “身份不符” 的标签。她的经历展现了护理工作者在不同岗位上为护理事业发展的多元贡献,也提醒我们打破固有认知,以更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南丁格尔奖的评选标准。每一位在护理领域默默耕耘、推动行业进步的人,都值得这份荣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