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咋回事啊?

按理说昨天中央定下的的新规定,完全是利好啊,怎么评论区那么多阴阳怪气的?

比如说领导干部不得租用酒店、宾馆房间作为办公用房;接待原则上不准上酒,以工作餐为主;购买公务用车优先选用国产新能源车。

这些规定不都是利国利民、能有效减少腐败滋生的大改革吗?





再看看评论区都酸成什么样了

有人狂怼:“把机关食堂关闭,让他们走上街头与民同食,既活跃了市场又能亲民,还能防止福利腐败,省得有些人餐补吃不完,各种物品往家拿,造成极大浪费及不良影响。”

额,好像也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也只有一点而已,因为这两者完全不矛盾啊。





“既然要过紧日子了,那你的待遇是不是也该减减了?”

“这点小钱省给谁看?大钱怎么不查?”

“赶紧落实财产公示制度,与世界接轨”

不过也有人直接在评论区怼:“特朗普的财产公示了,一天赚几个亿,然后呢?该赚还不是继续赚,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你公示了又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争议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因为任何一个政策都是要经过局部试验才能铺开,不然一旦暴雷那就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我们国家确实在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上进行了多次试点探索,自2009年以来,全国已有二十余个市县区开展过不同形式的试点,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成熟罢了。







幸运的是,这一次的“紧过日子”改革其实我们早就经过了验证。

新规中最受关注的“三把火”——禁租酒店、禁酒令、新能源公车——其实早有伏笔。

早在2013年首版《条例》出台时,公务接待“四菜一汤”标准就被无数人诟病过了,当年网络上的酸味比今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不过那时候的公务员接待确实也有问题,在这十二年间,个别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操作从未断绝,想必大家肯定多多少少都听说过某省某县的公务员们把茅台装进矿泉水瓶、某市又将超标的公车挂靠在私企门下以躲避审查的“光辉事迹”。

总之这些个花样翻新实在让人眼花缭乱,更令人咋舌。





既然是好事,那就支持,不然要学美国一样原地踏步甚至往后退吗?

其实,中央此次发布文件要求领导们过紧日子,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从长远来看,这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都是有益的。

不过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为政策的完善和执行提供了参考,虽然可能有1450在浑水摸鱼,但只要质疑有道理,那就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