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本该穿单衣,北方多地却要裹棉袄。包头气象台发寒潮预警,24小时内降温超10℃还刮大风。



这天气对地里庄稼可不是小事,玉米刚拔节最怕冻。东北春玉米正长根,西北土豆刚出苗,都赶上这波速冻天。

老一辈常说“五月低温赛冬霜,苗弱经不住风刀剐”,这话真不假。去年隔壁村王大叔家大棚没加固,一场风掀了顶,菜苗冻死一半。

这次寒潮带6级大风,大棚骨架得用铁丝多绑几道,压膜石要码紧实。露天种的玉米咋办?



有经验的老把式早准备了草木灰,撒一圈能防寒。不过单靠土办法不够,农技站专家说还得盖地膜,双层防护更保险。南方朋友别大意,虽说没寒潮,可华南前两天下暴雨,菜地积水要赶紧排。

咱种地靠天吃饭,但不能被动等,天气预报得天天看。有人觉得“庄稼自有天命”,可同样遭灾,提前准备的就是损失少。我个人看,现在手机上查天气挺方便,别嫌麻烦多盯两眼。

这次寒潮半夜降温最厉害,夜里去地里巡查的老乡记得穿厚点。土豆苗受冻后叶子会打蔫,别急着拔掉,浇点腐殖酸肥料缓一缓。



养牛羊的农户要给圈舍堵风口,夜里多加草料,牲口别冻着。

村里张大爷早把塑料布囤好了,昨天还挨家提醒“大棚膜要换新的”。

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现在多流汗,秋天少流泪。



具体补肥配方各地有差异,建议打电话问问乡镇农技员。

还有那育苗棚的温度计,赶紧挂起来,低于5℃就得点升温炉。这场寒潮像场考试,考验咱准备足不足、心眼细不细。去年有户人家没给果树涂白,树枝冻裂了,今年可别忘了这茬。

眼下最紧要的,是把防冻物资搬到位,别等降温了才手忙脚乱。



要是拿不准咋操作,村头的农业合作社有技术员,赶紧去请教。种地就是这样,多琢磨多准备,老天爷给的难处也能扛过去。记住了:寒潮来了别慌神,科学防护加老经验,保住苗就保住收成。

现在就动手检查大棚、备足草料、给庄稼裹好“保暖衣”,别耽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