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天气预报响叮当,西南地区连发暴雨橙色预警。正值玉米抽雄吐丝的关键时候,杆子正拔节呢,雨水泡根可不得了。老辈人常说“谷要水来浇,玉米怕涝腰”,这话一点不假。



去年隔壁村王大叔家玉米地遭了涝,棒子空壳率多了两成,减产不少。

眼下地里积水要是不及时排,根系闷坏了,后期灌浆跟不上,收成就悬了。

咱得赶紧去地里看,低洼地块赶紧挖排水沟,别等水漫过垄沟才动手。

有些新手农户可能犯难,不知道从哪儿下脚,其实就记住“早清沟、快排水”。排水后别忘了补肥,玉米这时候需肥量大,雨水冲走了肥力,得追点复合肥。

但也别盲目撒肥,最好顺着根部浅埋,免得烧苗,老把式都知道这窍门。东北那边也得留意,虽说这会儿雨少,可夜间低温下来,大豆结荚要防霜冻。咱们老一辈有土办法,看云识天气,早上起雾当天可能有雨,提前做准备。



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手机上随时看天气预报,咱得把老经验和新手段结合。有人可能觉得麻烦,觉得靠天吃饭没办法,其实主动防灾才是硬道理。就说村东头李大哥,去年台风来前加固了大棚,蔬菜没受灾,卖了好价钱。

这次暴雨来得急,家里有大棚的赶紧检查骨架,薄膜破了的地方用胶带粘牢。山地种植的农户注意,暴雨容易引发滑坡,靠近山脚的地块多去巡查几遍。还有育苗的乡亲,苗床别积水,搭个小拱棚遮遮雨,苗子壮实后期才好移栽。

可能有人会问,政府有没有啥扶持政策?

听说农业部门有防灾补贴,具体得问问村里。

咱不能光等着靠别人,自己先动起来,抢在雨水前面把措施做到位。想想去年干旱时,及时浇水的地块和没浇水的,产量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



天气这事儿,咱庄稼人最操心,它牵着咱一年的收成,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个人觉得,村里可以组织个互助队,年轻力壮的帮着老人排水补苗,抱团防灾。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赶紧下地排水,检查作物长势,别耽误了农时。要是实在忙不过来,找邻里搭把手,乡亲们互相帮衬,难关总能过去。

记住了,农时不等人,暴雨当前咱别慌,科学应对才是咱庄稼人的底气。最后再唠叨一句,今晚睡前再看看天气预报,心里有谱才能睡得踏实。行动起来吧!

现在就去地里转一圈,该排水排水,该加固加固,别拖到明天!金句:庄稼人眼里,天气是命令,地头是战场,早动手才能抢收成真金白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