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乡注意!明起两天鄂西南鄂东南有分散阵雨,鄂西北高温冒头。
眼下正是玉米拔节、水稻分蘖的紧要时候,天气两头折腾最让人操心。
鄂西南鄂东南的田块得防雨水积涝,玉米地里沟渠得提前扒拉开。
刚移栽的水稻苗经不起水泡,排水不畅容易烂根,这茬收成就悬了。鄂西北35到39℃的高温晒着,地里墒情保不住可不行,得赶紧浇水。
但晌午头可别浇水,土温高容易伤根,老把式都说要早晚浇地才稳当。
雷阵雨说来就来,大棚架子得加固,薄膜边角压牢,别让风掀了棚。辣椒茄子这些挂果的作物,暴雨一砸容易掉果,搭个支架能护着点。高温天里叶面追肥得注意,浓度别太高,不然叶子要被“烧”黄。
有些老辈人用草木灰撒在菜地里,既能防虫又能防潮,这法子挺管用。不过现在也有科学办法,比如喷点磷酸二氢钾,补营养还能增强抗晒力。
我个人觉得,眼下最重要的是盯着天气预报,别误了农时节奏。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小满过后的天气更得见招拆招。
鄂西北的乡亲们,中午别在地里硬扛,中暑了可耽误大事,带足盐水。鄂东南的稻田,雨后得赶紧看看有没有病虫害,潮湿天最容易滋生病菌。
家里有果树的,暴雨后要摇一摇树枝,别让积水沤坏了果子。大棚种植的农户,晚上得注意温差,西部夜里18℃得加盖保温被。
中东部虽说夜里暖和,但空调开太低容易感冒,干活别贪凉。雷电来的时候,别往大树下跑,田里干活的铁器赶紧放下。这天气多变,手头的农活得分轻重,先把排水、防晒的事儿办了。
有些新法子和老经验咋结合?比如地膜覆盖到底啥时候掀最合适?
咱种地的靠天吃饭,但也得主动琢磨,不能干等着天气好转。
周边有村集体组织防雹网的,还没加入的赶紧问问,多份保障。
种子化肥得提前备着,别等下雨路滑了,想买都难进地。年轻人在外打工的,记得给家里打电话,提醒老人别冒雨干活。这两天出门,兜里揣把折叠伞,既遮阳又挡雨,方便得很。
最后说句实在话,农时不等人,天气再折腾,咱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就行动起来,检查沟渠、加固大棚、备好防晒物资,一样别落下。要是拿不准咋做,村里的农技员最清楚,赶紧去问问错不了。
关注咱,后续还有更多天气应对法子,帮咱把地种得更顺当!种地就是跟老天爷搭伙过日子,咱多上心,收成才能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