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今天,“虹口是个博物馆”主题活动在中国证劵博物馆举行。
“虹口区将以文化记忆留存与城市文脉传承为核心,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动能。”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拥有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中国证劵博物馆等20余家重要文化场馆。通过持续深耕“文化三地”品牌建设,虹口区正不断擦亮文化名片。
现场,虹口区文化馆音乐创作干部尹乐作曲的原创弦乐作品《博物生声》首发。尹乐介绍,虹口区是左联诞生地,为文艺创作带来丰沛灵感。整首乐曲以左翼电影主题曲《渔光曲》为底色,采取琵琶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形式,用包容创新的原创致敬电影在虹口的发展,“既收藏过去,也创造未来”。在乐曲中,融合了左翼音乐《大路》《铁蹄下的歌女》《义勇军进行曲》等音乐元素,通过琵琶、弦乐的演绎,让乐曲基调变得光明激昂,将近百年前表现苦难的意境,转化为展现积极向上、生生不息的奋斗图景。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举行首发仪式的中国证券博物馆,百年前正是礼查饭店,电影在中国第一次有记载的公开放映,就在这里。
“海派启虹口,沧桑期宏图。”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陈祖恩,是《北虹口:历史与风景》一书的作者。在他看来,虹口宛如一个悠久的文化博物馆,拥有众多的全中国第一:中国第一盏电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消防队“虹口救火会”、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中国第一个现代邮政枢纽“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中国第一个国人开办的新式学堂“澄衷蒙学堂”、中国第一个书局“同文书局”、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彩色画报“《良友》画报”等等。他感到,虹口无论是区域形成,发展过程,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涵,抑或风情习俗,都是上海近代历史的缩影。“就此而言,感受上海,从虹口开始。”
“虹口区这些有‘经纬度’的博物馆,让这里成了圈层多样的文化集散地。”在对谈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尚龙提到,近年来虹口在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既有高大上的世界会客厅、巴金图书馆等,又有融入日常的和平书院、今潮8弄等,让博物馆超出了物理形态的边界,成为新时代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