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家村拆迁的消息传开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老刘家更是如此,因为以老爷子的资格,能分到五套回迁房。

谁知分房那天,刘老爷子竟把所有房子都给了大儿子一家。

二儿子气得摔门而去,我爸却只是叹了口气,拍拍大哥肩膀说:"好好照顾爸。"

全家人都不理解我爸的选择,直到老爷子七十大寿那天,一个意外的真相揭开,宴席上所有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01

刘家村位于城郊结合部,随着城市扩张,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终于纳入了城市发展规划。

拆迁消息一出,村里人又哭又笑。

哭的是即将告别世代生活的地方,笑的是一夜暴富的可能。

刘家老爷子刘长安今年快七十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刘国强,二儿子刘国辉,小儿子刘国良,也就是我爸。

那天,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院子里投下斑驳的影子。

刘长安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手里夹着一支烟,目光望着远处即将拆除的村子。



"爸,喝水。"大伯刘国强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老爷子。

他四十八岁,在镇上开了家小超市,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老爷子接过茶杯,轻轻点了点头:"国强啊,这次拆迁的事,我想好了。"

大伯立刻坐直了身体:"爸,您说。"

"我们家能分到五套房子,两套是老宅基地的,三套是我和你妈这些年的贡献指标。"老爷子深吸一口烟,"我打算..."

就在这时,二叔刘国辉骑着电动车回来了。

他比大伯小两岁,在建筑工地当小包工头,脾气火爆。

"爸,听说今天要谈分房的事?"二叔把车随意一停,大步走了过来。

没多久,我爸刘国良也到了。

爸爸四十二岁,是三兄弟中最小的,在县医院当护工,老实巴交,从不与人争执。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的大圆桌旁。

奶奶已经去世多年,如今只有老爷子一人独居在老宅。

三个儿媳也都到齐了:大伯母王淑芬,二婶李小燕,还有我妈张丽。

老爷子敲了敲桌子,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这次拆迁,我们家能分到五套房子。按理说,我和你们娘的那份,我留一套养老就够了,剩下的给你们几个分。但是..."老爷子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我决定把所有的房子都给国强。"

这话一出,院子里瞬间炸开了锅。

"凭什么都给大哥!"二叔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

"爸,这不公平啊!"二婶李小燕也跟着喊道,眼睛里已经含着泪水。

大伯和大伯母则愣在那里,似乎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我爸的反应。

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轻轻叹了口气,然后看向老爷子:"爸,您决定就好。"

妈妈拉了拉爸爸的袖子,满脸不可思议:"国良,你就这么算了?"

爸爸对妈妈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多说。

二叔却更加激动了:"小良,你是不是傻?这可是几百万啊!你就这么给大哥送礼?"

爸爸站起来,平静地看着二叔:"二哥,爸有爸的考虑。我相信他。"

接着,爸爸走到大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哥,好好照顾爸。"说完,他拉着妈妈和我离开了老宅。

02

当晚,我们家的气氛格外沉闷。

妈妈一个人在厨房里哭,我和爸爸坐在客厅,电视开着,但谁都没在看。

"爸,为什么爷爷要把房子都给大伯?我们不要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爸爸摸了摸我的头:"有些事情,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

就这样,拆迁补偿协议签了,五套回迁房的所有权全部登记在了大伯刘国强的名下。

二叔和二婶为此跟老爷子大吵一架,扬言再也不会踏入老爷子的家门一步。

而我们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依然每周去看望老爷子。

随着拆迁工作的推进,老宅很快就要拆除了。

大伯提出让老爷子搬到他家的一套商品房里住,但老爷子坚持要在老宅住到最后一刻。

我爸经常下班后去老宅陪老爷子聊天。

有一次,我跟着去,看见爷爷和爸爸坐在月光下喝酒,爷爷眼里含着泪水。

"国良,你不怪爸爸吗?"爷爷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爸爸给爷爷倒了一杯酒:"爸,我记得您小时候跟我说过,做人要有担当。有些事,我能扛。"

爷爷叹了口气,一口喝干了杯中酒:"当初要不是你..."

爸爸打断了他:"都过去了,别提了。"

这段对话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每次问爸爸,他都只是笑笑,不肯多说。

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

老宅拆了,爷爷搬到了大伯家。

回迁房也盖好了,装修完毕,大伯一家住了一套,另外四套都出租了,每月收入不菲。

二叔家因为没分到房子,依然住在镇上的老房子里,已经很久没来往了。

而我们家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爸爸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地在医院当护工,妈妈在附近的服装厂上班。

我唯一注意到的变化是,妈妈看大伯一家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他们家现在可有钱了,"妈妈有一次对我说,"五套房子,一套自住,四套出租,每月光租金就有两万多。你爸这么老实,吃亏了。"

"妈,爸爸不是说爷爷有爷爷的考虑吗?"我问道。

妈妈撇撇嘴:"你爸就是太老实,被他爸和大哥骗了。你以后可不能这样,做人要精明点。"

日子就这样平淡地过着,直到爷爷七十大寿的前一周,事情出现了变化。

大伯亲自上门邀请我们去参加老爷子的寿宴。

说这次寿宴很重要,全村的亲戚朋友都会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办。



爸爸点点头:"肯定去,这是应该的。"

大伯犹豫了一下,又说:"二弟那边,我去说了,但他...你知道的,自从那次之后,他就再没见过爸。"

爸爸叹了口气:"我去劝劝他。"

第二天,爸爸专门请了半天假,去了二叔家。

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反正结果是二叔一家勉强同意出席寿宴。

实际上,自从老爷子宣布把所有回迁房都给大伯后,整个家族的气氛就已经剑拔弩张。

大伯一家搬进了豪华的回迁房,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大伯母王淑芬更是得意洋洋,在亲戚面前毫不掩饰地炫耀着新房子的豪华装修和昂贵家具。

"这个沙发是意大利进口的,这个灯是水晶的,花了好几万呢。"每次有人去她家,她都要这样介绍一番。

二叔一家则是另一个极端。

03

自从那次争吵后,二叔对老爷子和大伯一家彻底断绝了往来。

二婶李小燕在村里逢人就诉苦,说老爷子偏心,大伯一家贪得无厌。

"一分钱没出,就得了五套房子,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二婶经常这样在背后嚼舌根。

而我们家夹在中间,成了最尴尬的存在。

爸爸依然每周去看望老爷子,但大伯一家总是一副施舍的态度,让人感到不舒服。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大伯家看爷爷,大伯母热情地招待我们,却在给爷爷倒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在了爸爸身上。

"哎呀,对不起啊小良,姐手滑了,"大伯母假装歉意地说,"要不我给你拿件国强的衣服换上?反正你们也差不多大小。"

爸爸摆摆手:"不用了嫂子,一点水而已,很快就干了。"

大伯母却不依不饶:"你看你这衣服,都旧成这样了,也该换新的了。不像国强,现在每个季节都要添新衣服。"

爸爸只是笑笑,没有接话。

一旁的爷爷看在眼里,眉头紧锁,却也没说什么。

回家路上,我忍不住问爸爸:"爸,大伯母明显是故意的,你为什么不生气?"

爸爸摸摸我的头:"和气生财,何必为这点小事生气呢?"

但我知道,爸爸心里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有几次半夜,我起来上厕所,看见爸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目光沉重。

慢慢地,大伯一家越来越飘飘然。

大伯辞去了超市的工作,声称要做"大生意"。

他开始频繁出入高档场所,认识了一帮所谓的"商界朋友",整天谈论着投资和项目。



"国良,你看我这个项目,投资小,回报大,要不要也跟着投点?"一次家庭聚会上,大伯对爸爸说,"只要五万块,保证一个月回本。"

爸爸笑笑:"大哥,我们家哪有什么闲钱啊,每月工资刚够开销。"

大伯脸上闪过一丝不屑:"那是你不会赚钱。现在这个社会,靠死工资怎么能发财?要学会投资、理财。"

"大哥说得对,"大伯母插嘴道,"我们家国强现在一个月光投资收益就有十几万,比你在医院当护工辛苦一辈子赚的都多。"

妈妈听不下去了,拉着我就要走。

爸爸却拦住了她,对大伯说:"大哥有财路是好事,以后有合适的项目再介绍给我,今天就算了。"

大伯摆摆手:"算了算了,我也是好心。对了,下个月我准备去欧洲考察市场,可能要两三个月。爸这边,还是要麻烦你多照顾一下。"

"应该的,"爸爸点点头,"爸毕竟年纪大了,需要人陪。"

大伯母却不以为然:"谁说老爷子需要人陪了?我们请了保姆,一天二十四小时照顾,比你们有时间多了。"

爸爸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吃着碗里的饭。

此时的老爷子住在大伯家的一个侧卧,虽然房间不小,但总给人一种被冷落的感觉。

每次我们去看他,他都显得很高兴,却又有些局促,似乎害怕打扰到大伯一家。

有一次,我注意到爷爷的房间里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爷爷奶奶和三个年幼的儿子。

爷爷看了看这张照片,轻声对爸爸说:"国良,有些事情,爸是有苦衷的。"

爸爸点点头:"我知道,爸,我从来没怪过您。"

爷爷的眼睛湿润了:"等我七十大寿那天,我会把一切都说清楚。"

自那以后,爷爷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发呆。

大伯和大伯母忙着他们的"生意",很少陪爷爷说话。

那个所谓的保姆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根本不关心爷爷的感受。

我爸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开始更频繁地去看望爷爷。

有时候下班后直接去大伯家,陪爷爷聊天,说说笑笑。

大伯对此很不满:"小良,你总来打扰爸休息,不太好吧?"

爸爸反驳道:"大哥,爸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我来陪陪他怎么了?"

大伯冷笑一声:"哼,装什么孝子?当初分房子的时候,你不也是同意全给我了吗?现在来做什么样子给谁看?"

爸爸脸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大哥,我从来没因为房子的事情有过任何怨言。我来看爸,纯粹是因为想他了,没别的意思。"

04

就在爷爷七十大寿前一个月,一件事彻底激化了家庭矛盾。

那天,大伯在镇上的高档会所与所谓的"商业伙伴"喝酒。

喝到兴头上,大伯开始吹嘘自己有多少房产,多少投资。

"就光拆迁那会儿,我爸就给了我五套房子,"大伯醉醺醺地说,"我那两个弟弟,一套都没分到。"

一个商人笑道:"国强啊,你爸真偏心,全给你了?你弟弟们没意见?"

大伯得意地说:"我二弟脾气爆,闹了一阵子,现在连我爸都不认了。我小弟倒是老实,一句话没说,哈哈,老实人啊!"

这番话不知怎的传到了二叔耳朵里。

二叔本就憋着一肚子火,听到这话更是怒不可遏。

他直接杀到大伯家,指着大伯的鼻子骂道:"刘国强,你还有没有良心?拿了全家的房子还在外面炫耀?"



大伯一点不示弱:"怎么了?这房子是爸给我的,我有什么不对?你要是有本事,当初怎么不争取?"

二叔气得脸都白了:"你...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初要不是小良..."

大伯打断他:"要不是小良什么?他不过是个老实人,被爸耍着玩罢了!"

两兄弟差点动起手来,最后是爷爷出面才平息了这场争端。

爷爷把二叔拉到一边,说了几句话,二叔才不情愿地离开了。

这事传开后,亲戚们都在背后议论纷纷。

有人说大伯贪得无厌,有人说二叔不懂事,更多的人则在猜测,为什么老爷子当初要把所有房子都给大伯?

为什么爸爸会无条件地支持老爷子的决定?

每当有人问起这些问题,爸爸总是笑而不答。

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儿子,做人要有担当,但也要有底线。等爷爷七十大寿那天,你就会明白了。"

这句话让我更加困惑,也更加期待爷爷的七十大寿到来。

不知不觉,爷爷七十大寿的日子就到了。

那天早上,我发现爸爸特别早就起床了,在书房里不知道忙些什么。

"爸,你在干嘛?"我好奇地问。

爸爸合上一个文件夹,笑着说:"准备给爷爷的寿礼。"

我皱眉道:"就是那个信封?看起来也太简单了吧?大伯和二叔肯定会笑话我们的。"

爸爸摸摸我的头:"有时候,最珍贵的礼物并不是最昂贵的那个。"

随后,爸爸神秘地把那个信封放进了上衣口袋,带着我和妈妈前往寿宴现场。



寿宴订在镇上最好的酒店,大伯包下了整个三楼。

来的人比想象中还要多,足足摆了二十多桌。

大伯和大伯母像主人一样招待着客人,笑容满面。

二叔一家虽然来了,但明显不太合群,坐在角落里自斟自饮。

老爷子穿着崭新的唐装,精神矍铄,却时不时地看向门口,似乎在等待什么人的到来。

当我们一家到达时,老爷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快步走向爸爸,拉着他的手问:"国良,准备好了吗?"

爸爸点点头:"爸,一切都安排好了,您放心。"

这一幕被大伯看在眼里,他走过来,皮笑肉不笑地说:"爸,小弟来了,我们是不是该入席了?"

老爷子看了大伯一眼,淡淡地说:"好,开始吧。"

宴席开始后,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大伯站起来,宣布给老爷子送欧洲游的礼物,赢得一片喝彩。

二叔送上金佛,虽然没有大伯的礼物那么阔绰,但也是一份心意。

05

轮到爸爸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走到老爷子面前,双手递上那个普通的信封。

相比大伯和二叔的阔气礼物,这显得太寒酸了,引来不少人的窃窃私语。

但老爷子接过信封的那一刻,手却微微颤抖,眼圈一下子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所有宾客说:

"今天是我七十大寿,谢谢大家来捧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刘家这些年也有不少故事。今天,有些事情是时候说清楚了。"



这话一出,整个宴会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老爷子身上,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老爷子环顾四周,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声音沉稳有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