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克勤郡王府的郡羊爱新觉罗·庆惠,是正黄旗汉军的都统。
咸丰帝即位后,爆发了太平军起义。当时的清王朝,内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外则是各国列强的垂涎与侵袭。咸丰帝是体弱多病没什么主见的皇帝,常被奸臣左右思想,整日在宫中玩乐,不理朝政。为了平定农民起义军的暴动。肃顺和恭亲王奕䜣主张利用汉族地主的武装残酷地镇压了农民起义,并对外实施议和妥协、消极抵抗的政策。在这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斗争中,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帝任由工部、户部主事肃顺去策划财政的支出,搜罗军饷。
当时国家的财政状况是极为匮乏,于是咸丰皇帝便召来肃顺、端华、载垣等军机大臣一齐商议应急的政策,众人商议之后,咸丰皇帝决定采用怡亲王载垣的提议,为解燃眉之急,可铸当五百、当千大钱。克勤郡王庆惠一听说要铸当五百、当千大钱,在第二日上朝的时候立即上奏道,铸大钱这件事情是不可行的,并非是强国之计,历代的王朝灭亡,大多数都是因为钱法的错误而导致天下大乱。肃顺听了庆惠的一番言论之后,立即反驳道:“如果不铸大钱,那用什么去支撑军饷的开支?军队如果没有军饷,那才是天下大乱。”庆惠听后,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对咸丰皇帝大声说道:“朝内诸臣,皆是皇亲国戚,平日享受尽了荣华富贵,如今我朝有难,大家该拿出一些钱来资助,这样军饷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么。”庆惠说完此番话见皇上频频点头,庆惠说道:“我愿意拿出所有钱购铜以助军费。”
七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人响应克勤郡王的号召捐助军资,另一方面,朝廷仍在铸造大钱。一次上朝,克勤郡王又一次提及了这件事:“当五百、当千的大钱不可以再铸了,当四百、三百、二百的大钱也不能再铸了。”皇上这次听完克勤郡王的上奏却并没有表示赞同。克勤郡王自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于是又上奏道:皇上,臣提议,我们可以鼓励那些捐钱购铜的大臣,让他们自己暂设钱局,并且铸钱的时候在钱背上加上自己府号。
自设钱局这件事在咸丰皇帝这肯定是行不通的,咸丰帝听完庆惠这一番提议之后,冲他大怒道:“我堂堂大清帝国怎么会缺你们那几个钱?你管的是不是太多了点了?你这样的提议,难道是想让我们大清帝国分家吗?”庆惠见咸丰帝龙颜大怒,连忙跪地磕头称自己“不敢”。其实朝中的大臣中,已经有一部分人将捐助军费的银两准备好了,就等着皇帝开口或者哪个带头的大臣捐助,有人捐了,大家也就都捐了。而今日咸丰帝如此这般怒斥庆惠,不免有一群大臣们心中暗喜看来,捐助军队的钱是可以省下来了。更有见风使舵者,私下议论克勤郡王庆惠是想趁此机会表现自己,拍皇帝马屁,可又没拍好。
本是好意的克勤郡王庆惠被咸丰帝突然的怒斥窝了一肚子的火,自己捐助军队所购的铜已经送到了户部铸钱局,花了钱,惹了气还遭到了朝中文武百官的白眼,克勤郡王一肚子火地回到府中。就在克勤郡王正沮丧的时候,见到桌子上有一枚大钱,将其拿在手中,看到钱上有“咸丰元宝”四个字,于是克勤郡王庆惠自言自语道:“我本来是为着祖宗的江山着想,为了你咸丰皇帝的社稷考虑,你非但不领我的情,反而还在文武百官的面怒斥我。”庆惠越想越气,不禁心中咒骂,咸丰你不是国破就是命亡,你统治的江山,长久不了。而一番埋怨咒骂过后,克勤郡王却只能独自摇头苦笑,忍气吞声,又能怎么样呢?克勤郡王将大钱放在手中把玩,翻过大钱见后面的“当千”时,又一次怒气上窜,火的就是这个“当”字、倒霉的就是这个“当”字,好心捐钱还挨皇帝怒斥,实在是倒霉到家。这时正好府中侍女前来送茶,于是庆惠便命其拿来纸墨笔砚,饱蘸浓墨地在纸上提笔写了一个“当”字,并在“当”字的上部左右各加了重重的一个点,意思就是:我明明好心捐铜,反而挨责骂,就倒霉在你这个“当”字上,以后别说是铸“当千”,就算是铸“当万”我也绝对不会开口管这般事情。写完字的克勤郡王心情有些平复了,于是便将这个左右上方有点的“当”字纸放在了桌子上,府中侍女整理桌台的时候便将这张纸夹入了克勤郡王行走的公文当中。公文被送到肃顺那里,肃顺看到了克勤郡王这个左右带点的“当”字,心中明白,这克勤郡王庆惠肯定是受到了皇帝的怒斥而心中不悦,送来了这一纸左右有点的“当”字,就依了他吧。于是肃顺下令命铸钱局在用克勤郡王庆惠捐助的铜铸钱的时候,在钱背上的“当”字左右各加一个克勤郡王所点的点。
后来咸丰帝看到了这枚“当”字左右带点的钱便问肃顺是为何,肃顺并没有实报这是克勤郡王因心中窝火而写,就辨解答道:“星月同辉,保主万年。”从那之后,克勤郡王府里的中堂上也多了一副对联;是非只因多开口,惹祸只为强出头。从此,凡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他再也不随便开口了。
克勤郡王确实是为军队捐助过铜,用以铸造钱币。铸钱的钱局是清朝户部宝泉钱局,所铸造的咸丰钱品种有当五十、当百、当二百、当五百和当千五中币值,每个钱币的“当”字上左右都有点。
当“咸丰元宝”当五百、当千这样的大钱铸造出来之后,受到国人的普遍反对,因为百枚铜钱回炉融化后,可新铸当千钱四枚,牟利特别大。虽然朝廷规定说“当五百”和“当千”这样的大钱要用紫铜铸造,但是民间却不管这些,纷纷开炉私自铸造钱币,铸造出来的伪钱币比真钱币还要多,黄铜钱比紫铜钱多,无奈之下,朝廷只好废掉“当五百”和“当千”这两种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