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政治舞台上,普拉博沃是一个极具争议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以扭着屁股在TikTok上跳舞的可爱爷爷形象爆红,成功吸引大批年轻选民;

可人们似乎忘记,曾几何时,他是打着保守牌、高举宗教主义大旗的铁血军官;他被视为和平维护者,却又深陷煽动暴乱的指控之中。

这些截然不同的面貌,交织出普拉博沃复杂而多面的人生,也让我们对这位即将宣誓就职的印尼新总统充满好奇:他究竟是不择手段的野心家,还是坚定务实的爱国者?




一、跌宕起伏的权贵家族出身
普拉博沃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权贵世家。其祖父马格诺是印尼国家银行的联合创办人,父亲苏米特罗曾留学荷兰与巴黎,主攻经济学。学成后,苏米特罗受印尼建国之父苏卡诺招揽入阁,出任财政部长。

然而,后来两人分道扬镳,苏米特罗转而加入反政府组织,叛乱失败后,他不得不带着全家流亡海外。
年幼的普拉博沃跟随家人辗转于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最后在瑞士和英国接受教育。在寄宿学校期间,他是全班唯一的非白人小孩,因此受尽霸凌与嘲讽,甚至有人戏谑地问他印尼人是否都住在树上。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强硬的性格,更坚定了他日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1967年,苏哈多通过军事政变推翻苏卡诺上台,并在印尼实施军事统治。在这一背景下,普拉博沃全家重返印尼。令人意外的是,年轻气盛的他并未选择继承家族的经济事业,而是毅然加入军队。

从军期间,他收获了人生中的重要机遇——结识了苏哈多的幼女蒂蒂,并于1987年结婚。这段婚姻使他正式踏入当时印尼的第一家庭,也为他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在岳父的扶持下,普拉博沃一路顺风顺水,不到50岁便跃升为军方二号人物,甚至一度被视为苏哈多的潜在继承人。从流亡海外到跻身权力中心,普拉伯沃凭借着对局势的敏锐判断,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二、充满争议的政治生涯
1998年5月,印尼爆发大规模反苏哈多暴乱。此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长期的政治贪腐舞弊,早已让民众的不满情绪积攒到顶点,而华人不幸成为暴徒宣泄的对象。

在雅加达,千余名华人被杀,上百名华族妇女遭到凌辱,超过5000家华人企业、商店和工厂被烧毁。这场暴乱最终导致苏哈多及其执政32年的新秩序政府垮台。
暴乱发生时,普拉博沃担任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事后,印尼军事法庭和哈比比新政府展开调查,认为他在暴乱中存在错误执行命令的行为,甚至涉嫌发动军中高层策谋暴乱。一时间,媒体纷纷将他指认为暴乱的幕后黑手,指责他憎恨华人并蓄意制造暴乱以推翻苏哈多、夺取权力。

尽管普拉博沃坚称自己是“替罪羔羊”,但印尼政府至今未公布事件真相,而他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先是被剥夺所有军职,随后自我放逐到约旦,开始了流亡生涯。

在此期间,他与岳父苏哈多的关系破裂,被视为家族叛徒,婚姻也走向终结,“煽动种族暴乱”和“发动政变夺权”的嫌疑从此成为他人生中难以磨灭的污点。
流亡两年多后,普拉博沃并未放弃,他始终保留印尼公民权,默默等待重返祖国与权力场的时机。2000年,他终于回到印尼,并开始重塑自己的形象。2008年,他和支持者成立大印尼运动党,正式进军政坛。此后,他多次参与总统选举,却屡战屡败。

2009年,他作为斗争派民主党党魁美佳华帝的副总统候选人参选,败给时任总统尤多约诺;2014年,他亲自出马挑战总统宝座,对手是政治素人左科,这一次他选择与保守回教势力合作,却未能成功;2019年,他再次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面对寻求连任的左科,依旧铩羽而归。




三、从宿敌到同盟:戏剧性的政治转变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出人意料。2024年,历经三战三败的普拉博沃终于成功当选总统,而将他送上总统宝座的,竟是曾经两度击败他的对手——左科。事实上,这段关系的转变早在2019年就已初见端倪。

当时,在普拉博沃二度败给左科后,左科却出人意料地邀请这位政敌入阁,出任国防部长。这一举动标志着两人从对手逐渐走向利益共同体。
从政治角度来看,左科的这一决策有着深刻的考量。当时,普拉伯沃的支持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印尼社会处于分裂状态。

左科深知,若不拉拢普拉博沃,自己的第二届总统任期将难以平稳度过,国家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国内动乱。而对于普拉伯沃而言,接受任命成为国防部长,不仅意味着他能够重新在印尼政坛立足,还能借此机会洗刷过去的“罪名”,为未来的政治发展积累资本。
如今,普拉博沃以延续左科政策为执政口号,其副总统更是左科的儿子吉布兰。这一安排看似稳固,实则暗藏挑战。左科作为最受欢迎的前总统,急于积累政治遗产,巩固自身政治势力;而刚上任的普拉伯沃则渴望有所作为,展现自己的执政能力。

两人亦敌亦友的关系在未来将如何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有观点认为,他们的合作关系可能会顺利推进,左科能够借此保障自己规划的国家首都建设等利益,普拉博沃也能带领印尼向前发展;

但也有人担心,左科或许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支持者,试图影响政局走向,一旦双方关系破裂,左科的支持者可能被迫从内阁辞职,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动荡。
四、竞选策略:灵活多变的形象塑造
在竞选过程中,普拉博沃展现出了极强的策略性和适应性。他深知不同时期、不同选民群体的需求,因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形象和竞选策略。早期,他以铁血将军的形象示人,打着保守牌,高举宗教主义大旗,试图通过煽动宗教情绪来争取支持。

然而,随着选民结构的变化,年轻选民在选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迅速转变策略,在社交媒体上打造出可爱爷爷的形象。他笨拙的舞步、憨厚的笑容,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选民的关注和支持,充分展现了他见机行事、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种策略的转变在印尼的政治语境中并非难以理解。印尼政治具有较强的伸缩性,选民对于政治家为了不同政治利益而采取不同手段的行为,有着较高的包容度。

在他们看来,政治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政治目标,并不会觉得突兀或难以接受。普拉伯沃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不断迎合选民的需求,从而在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




五、未来展望:执政之路充满挑战
尽管普拉博沃成功当选总统,但摆在他面前的是诸多挑战。在经济方面,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压力、贫富差距等问题。普拉博沃需要在延续左科政策的基础上,推出新的经济发展举措,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为政治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在种族和宗教问题上,他的过往经历使其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虽然他如今描绘出多元种族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但能否真正消除种族隔阂,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赢得包括华人群体在内的所有印尼民众的信任,还有待时间检验。此外,他与左科及其势力之间的关系也充满变数,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避免政治内耗,确保政府高效运转,将是他执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普拉博沃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权贵家族子弟到流亡者,从屡败屡战的竞选者到即将上任的总统,他的每一次转变都引发广泛关注。

他的多重面孔和复杂经历,让我们难以简单地将他定义为野心家或爱国者。未来,他将如何带领印尼发展,又将如何书写自己的政治篇章,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