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当大多数人享受悠闲时光时,湘潭市中心医院骨科一区却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
5月1日假期首日,骨科一区接连收治两名特殊患者——八旬老人因跌倒致髋部股骨颈骨折,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另一名老年患者同样病情复杂。
高龄、基础疾病、骨折剧痛……每一刻拖延都可能危及生命。
【科普小课堂】
高龄骨折为何危险?
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跌倒就可能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若不及时手术,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血栓等致命并发症,死亡率高。
面对如此高风险,骨科一区副主任陈校明主任医师果断拍板:“高龄不是手术禁区,但必须创造安全条件!”
时间就是生命!
陈校明迅速联系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MDT),为两位老人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术前:精准评估心肺功能,调整血压血糖;
术中:麻醉团队实施神经阻滞,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启动快速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早下床。
手术中
患者术后X片
五四青年节当天,手术室无影灯下,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悄然展开。
陈校明带领资深主治医师谭谈,以及青年骨干宋子龙、谢洋进行手术,两位患者均用1小时即完成髋关节置换术,出血不足100毫升!术后X光显示,假体位置精准,两位老人疼痛大幅缓解。
“看到老人家能早点下床,再累也值了!”宋子龙疲惫却坚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五四精神。
家属内心十分感动:“没想到节假日还能这么快手术!真正感受到湘潭市中心医院的速度与温度。”
从手术室到病房,从技术到温情,骨科一区团队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近三年,他们通过优化流程,让高龄患者24-48小时内手术成为常态,术后并发症下降40%。
【科普小课堂】
髋关节置换术如何“重启”人生?
手术原理: 用人工假体替换损坏的髋关节,缓解疼痛、恢复活动能力。
术后康复: 早期下床是关键!通过科学锻炼,多数患者术后1-3天即可借助助行器行走。
欢迎转发点赞
文字 图片 | 谭谈 周文倩
编辑 | 刘 超
审核 | 彭秋香
预约电话:58214922 危重症转诊电话:582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