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奶奶,您扶稳些,慢慢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护士站前,老人段淑莲身穿一件花袄,在家属和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康复训练。这位101岁的老人一周前因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已能通过助行器的辅助下地行走。
5月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周建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过去一个月内,已经有5位90岁以上、最高年龄101岁的超高龄老人,在此完成髋关节置换,实现从卧床不起到“行走自由”。
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老人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医院供图
“股骨颈骨折又被称作‘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高龄老人骨折后很难愈合,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栓等致命并发症。”周建林介绍,现实中有不少高龄患者因手术风险高、恢复慢而放弃手术治疗,不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家属的照护压力,还有可能大幅减少患者预期寿命。
为此,该院关节外科周建林、方洪松专家团队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协作,建立了一套针对超高龄患者的“精准评估—早期介入—快速康复”的治疗体系。
“手术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精准做好麻醉风险评估,二是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周建林介绍,对于超高龄老人,麻醉时间越长,手术风险越高。因此,术前会首先根据老人的基础病史和身体状况,由麻醉科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如符合手术条件,术中尽量选择创伤较小的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方案,全程手术用时不到20分钟。
“有一位93岁的老爷子,骨折后卧床了三个星期,子女每天看着他喊疼,很揪心。手术完成后第二天,老人状态不错,已经能躺在床上刷短视频了。”周建林介绍,术后一周,老人已能下地站立,并办理了出院。“疾病面前,年龄只是数字,关键看身体条件和治疗意愿,人人都应追求健康生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周建林(左)为高龄老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受访者供图
“同时,我们结合高龄老人住院护理全流程管理方案,配合多模式镇痛和早期康复指导。”周建林建议,高龄老人不慎摔倒、骨折后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早期介入手术,避免因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影响术后康复。
截至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专家团队采用“一小时手术”和“绿色手术”理念,已为数百名80岁以上高龄患者成功实施关节置换,其中最高龄达10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