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走吧,我不想再看到你。" 我看着王建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离婚协议书,表情像冰一样冷。
"林秀芝,我们都累了,别装了。" 他把协议书扔在茶几上,转身离开。
我望着那份薄薄的纸,想起两个月前我们在民政局领证的场景。
谁能想到,一场冲动的婚姻,因为各自提出的三个条件,就这样结束了......
01
我叫林秀芝,今年57岁,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
八年前,我和前夫离婚了。
他和学校新来的年轻英语老师好上了,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不懂他,没有共同语言。我没有多争辩,痛痛快快地签了字,结束了近三十年的婚姻。
离婚后,我搬进了市区一套六十平米的小公寓,开始了独居生活。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小区花园跳广场舞,上午看看书、刷刷手机,中午做一顿简单的饭菜,下午去超市买菜或者约老姐妹喝茶,晚上看电视到十点睡觉。
日子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妈,您又在看那些无聊的肥皂剧。" 女儿李雯站在门口,手里提着几袋水果。她今年三十二岁,在一家外企做高管,工作忙得很,一个月能来看我一次就不错了。
"有什么好看的,打发时间而已。" 我按下暂停键,冲女儿笑了笑。
"您这样每天宅在家里不行,应该多出去走走,参加点活动。" 李雯把水果放进冰箱,转身对我说,"您看看隔壁王阿姨,退休后去当志愿者,现在认识了不少新朋友,每天都挺充实的。"
"我没她那么闲。" 我随口敷衍,不想让女儿担心。其实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感就会涌上心头,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我的心脏。
电视里播放的永远是别人的故事,而我的故事在前夫离开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小区里的老太太们背后议论我,说一个老女人独自生活多不安全,多不体面。我告诉自己不在乎,但那些话还是刺痛了我。
"妈,我得走了,下周公司有个重要项目,可能要加班,来看您的时间会晚一点。" 李雯看了看手表,匆匆起身。
"去吧去吧,你工作要紧,别管我。" 我挥挥手,目送女儿离开。
门关上后,房间又恢复了寂静。我按下遥控器,电视里的男女主角正在拥抱。我叹了口气,换了个频道。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以为我会这样平静地度过余生,直到我在小区活动中心遇见了王建国。
那天是小区组织的中秋联欢会,我本不想去,被楼下的张大姐硬拉着参加了。活动中心挂满了彩灯和红灯笼,舞台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气氛热闹得很。我坐在角落里,看着其他人表演,心不在焉地鼓掌。
"这个座位有人吗?" 一个低沉的男声在我耳边响起。
我抬头一看,是个六十出头的男人,穿着得体的深蓝色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
"没人,请坐。" 我往旁边挪了挪。
"谢谢。" 他在我身边坐下,"我是6栋的,王建国。刚搬来没多久,不太认识人。"
"林秀芝,3栋。" 我简短地自我介绍。
"林老师是吧?我听物业小李提起过您,说您教书育人很多年,小区里很多孩子都是您的学生。" 王建国的眼睛看着舞台,嘴角含着笑。
"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退休了,什么都不是了。" 我有些意外他知道我的身份。
"别这么说,老师永远是老师,受人尊敬的职业。" 他转过头来,"比起我们这些商人,你们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
我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心里有一丝暖意。舞台上,一个小女孩正在弹古筝,琴声悠扬。
"您喜欢古筝吗?" 王建国问。
"还行吧,不太懂。我更喜欢京剧。" 我实话实说。
"真巧,我也喜欢京剧。" 他眼睛一亮,"下周在市文化中心有个京剧专场,我有两张票,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会收到邀请。我下意识地想拒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好啊,谢谢。" 我听见自己说。
02
就这样,我和王建国开始了交往。他是一家企业的退休老板,妻子两年前因病去世,儿子在国外工作,很少回来。他家住在小区最高档的一栋楼里,据说是一套复式大平层,两百多平米。
第一次看京剧回来后,他又约我去听了音乐会,然后是博物馆,再后来是城郊的农家乐。
每次约会,他都会提前安排好一切,来接我时总是准时,衣着得体,偶尔还会带一小束花。
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幸福。
"妈,你最近怎么了?心情这么好。" 李雯在一次视频通话中问我。
"有吗?可能是天气好吧。" 我故意没提王建国的事。
"您是不是认识新朋友了?告诉我嘛。" 李雯笑着追问。
"好吧,是认识了一个朋友,一个男性朋友。" 我终于承认。
"什么?" 李雯惊讶地瞪大眼睛,"多大年纪了?做什么的?离婚还是丧偶?有孩子吗?"
"你这是审犯人吗?" 我被她逗笑了,"他叫王建国,62岁,退休企业家,妻子去世了,有个儿子在国外。"
"企业家?" 李雯皱起眉头,"您可要小心啊,现在骗子很多,特别针对您这样的单身女性。"
"你想太多了,人家条件比我好多了,骗我什么?" 我有些不高兴。
"那也要小心,别急着投入感情。" 李雯语重心长地说。
我知道女儿是关心我,但她的担忧还是让我不舒服。我没有再和她多说王建国的事。
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和王建国的关系迅速升温。
"秀芝,我们结婚吧。" 一天晚上,王建国送我回家,在我家门口突然说。
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这么快提出来。
"别开玩笑了,我们才认识两个月。" 我笑着摇摇头。
"我是认真的。" 王建国握住我的手,"我们年纪都不小了,没必要再慢慢来。我喜欢你,想和你一起生活。"
"这太突然了,我需要考虑一下。" 我抽回手,有些慌乱。
"好,你考虑吧,我等你的答复。" 他绅士地点点头,转身离开。
回到家,我坐在沙发上,脑子里一片混乱。王建国的求婚让我既惊喜又害怕。惊喜的是,在这个年纪还能遇到一个愿意照顾我、陪伴我的人;害怕的是,再次步入婚姻意味着要放弃现在的独立生活,去适应一个新的家庭。
我给李雯打了电话,告诉她王建国求婚的事。
"妈,你疯了吗?才认识两个月就考虑结婚?" 电话那头,李雯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还能拖多久?" 我反问。
"年纪大更要谨慎啊!您对他了解多少?他的家庭、财产、健康状况,您都清楚吗?" 李雯劈头盖脸地问。
我被问住了,确实,这些我都不太清楚。王建国只是笼统地说过他有足够的积蓄,能让我们舒适地生活,但具体数字从未提及。
"妈,我不反对您找伴侣,但结婚是大事,不能冲动决定。至少先多相处一段时间,或者先同居试试。" 李雯的语气缓和了一些。
"同居?那多难听啊!" 我有些生气,"你这是什么思想?你爸当年就是这样,说什么思想观念不同,最后还不是跟那个小年轻跑了。"
"妈,您别激动,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雯叹了口气,"算了,您是成年人,自己拿主意吧,我只希望您不要后悔。"
03
挂了电话,我更加纠结了。一方面,我渴望有个伴侣,不想一个人孤独终老;另一方面,我又担心重蹈覆辙,再次经历婚姻失败的痛苦。
王建国很有耐心,没有催我。他继续每天来看我,带我出去玩,对我嘘寒问暖。一周后的一个晚上,他带我去了他家。
王建国的家果然如传闻中一样豪华,宽敞的客厅,落地窗外是城市的夜景,家具都是实木的,墙上挂着名家字画。他带我参观了每个房间,最后在书房停下。
"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他介绍道,"以后如果你搬来,这间书房也可以给你用。"
"如果我搬来?" 我被他的假设惊到了。
"是的,如果你答应嫁给我。" 王建国郑重地说,"秀芝,我知道你有顾虑,怕我只是一时兴起。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懂得珍惜眼前人。"
他的眼神真诚而热切,让我动摇了。也许李雯说得对,我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也许这次,我能遇到真正关心我、尊重我的人。
"好,我答应你。" 我听见自己说。
王建国高兴地抱住我,在我额头上轻轻一吻。"你不会后悔的,我会好好照顾你。"
我们决定简单地办理结婚手续,不大操大办。王建国说他会安排一个小型聚会,邀请几个亲密的朋友见证我们的幸福。
"爸,你确定要这么快结婚?" 在视频通话中,王建国的儿子王铭问。
"我已经决定了,下周就去领证。" 王建国的语气坚定。
"你才认识她两个月,了解多少?万一她别有用心呢?" 王铭皱眉。
"铭铭,你这话就不对了。" 王建国有些不悦,"秀芝是个很好的人,她是退休教师,有自己的退休金和房子,不缺钱。"
"那万一她看上的是您的财产呢?" 王铭追问。
"够了!" 王建国打断儿子,"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你如果有时间,就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如果没时间,发个祝福也行。"
挂断视频,王建国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烦躁。他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同一时间,我也在面对女儿的质问。
"妈,您真的想好了吗?这么快结婚?" 李雯坐在我家的沙发上,表情严肃。
"想好了,我们年纪都大了,不想再耗时间了。" 我边收拾衣物边回答。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财产问题?结婚后您的退休金和这套房子怎么处理?" 李雯问。
"这些以后再说吧,我相信建国不会在意这些的。" 我敷衍道。
"妈!" 李雯提高了声音,"您太天真了!婚姻不只是感情,还涉及很多现实问题。您至少要签个婚前协议啊!"
"签什么协议?多见外啊。" 我有些不悦,"你爸当年就是各种协议、条件,最后不还是离了吗?"
"正因为离过一次,您更应该保护自己啊。" 李雯无奈地说。
我没有理会女儿的劝告。在我看来,既然决定结婚,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信任对方。签什么协议,多伤感情啊。
04
一周后,我和王建国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照相的时候,我们都笑得很开心。捧着那个红本本,我感觉自己像个年轻的新娘,心里满是期待和甜蜜。
婚礼就在王建国家的小区会所举行。来的人不多,主要是王建国的几个朋友和我的两个老同事。
李雯勉强来了,但全程表情都不太好看。王建国的儿子因为工作忙没回来,只发了一条简短的祝福短信。
婚礼很简单,我们接受了大家的祝福,然后一起切了蛋糕。
王建国的朋友们都很热情,不停地说我们般配,祝我们白头偕老。我的同事们则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场合太高档了,他们不太适应。
婚礼结束后,我正式搬进了王建国的家。我把自己的公寓暂时空着,打算以后再决定是出租还是卖掉。
刚开始的同居生活,我和王建国都很珍惜,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段新婚的甜蜜。他每天早上都会为我准备早餐,然后我们一起去小区花园散步。
"秀芝,这件衣服不错,买了吧。" 一次购物中,王建国指着一件价格不菲的连衣裙说。
"太贵了吧?" 我看了一眼标签,吓了一跳,"三千多呢。"
"不贵,你穿着好看就行。" 他大方地拿出信用卡。
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王建国很舍得在我身上花钱,买衣服、包包、首饰,带我去高档餐厅吃饭,甚至提出要带我去国外旅游。
我总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生活,但他总是说:"你值得最好的。"
一个月后,蜜月期的甜蜜开始逐渐褪去,生活的琐碎和矛盾开始显现。
我发现王建国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生活习惯。他喜欢睡前看电视,声音还特别大;他的衣服总是随手一扔,指望我去收拾;他的饮食要求很高,一般的家常菜他都不太满意。
"今天的鱼有点老了。" 他皱着眉头说。
"是吗?我觉得挺新鲜的啊。" 我尝了一口,没感觉有什么问题。
"可能是你做法不对,下次我让朋友介绍的那个厨师来教教你。" 他放下筷子,拿起手机开始发信息。
我有些不舒服,但没说什么。毕竟他是好意,想让我做得更好。
王建国的朋友圈也让我感到压力。他们大多是成功人士,聚会时谈论的都是投资、收藏、高尔夫这些我不懂的话题。我只能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附和几句。
"秀芝,你退休前是做什么的?" 一次聚会上,一位女士问我。
"我是小学教师。" 我回答。
"哦,教师啊,工资不高吧?"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还行,够花。" 我有些尴尬。
"建国真是好福气,找了个贤惠的太太。" 她意味深长地说,目光在我身上扫过。
我感到一丝不适,好像自己是被看不起的。王建国似乎注意到了我的不自在,主动岔开了话题,但那种被审视的感觉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05
回家后,我问王建国:"你的朋友是不是觉得我配不上你?"
"怎么会?他们都很喜欢你。" 他安慰我,"别多想了,你是我的妻子,我爱你就够了。"
他的话暂时安抚了我,但我心里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
随着时间推移,我和王建国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他开始抱怨我花钱大手大脚,尽管都是他主动要给我买的东西;他不喜欢我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说她们太吵闹;他甚至开始过问我和女儿的联系,说我总是把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忽视了他。
"妈,您最近还好吗?" 李雯在电话里问我。
"挺好的,就是有点累。" 我勉强回答。
"累?为什么累?王叔叔不是说会照顾您吗?" 李雯听出了我的不对劲。
"家务活多嘛,他的房子大,打扫起来费劲。" 我找了个借口。
"妈,如果他对您不好,您就搬回来住。" 李雯担忧地说。
"没有,他对我挺好的,就是生活习惯不太一样。" 我不想让女儿担心。
挂了电话,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心里一阵茫然。这段婚姻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说不上来。
一天晚上,王建国接了个电话,说是有紧急事情要处理,急匆匆地出门了。他回来得很晚,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和香水味。
我本想问他去哪儿了,但看他疲惫的样子,又咽了回去。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频繁。他经常深夜接电话,然后出门,回来时总是不愿多说。
我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有外遇,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我的疑虑让我坐立不安。
一天,趁他洗澡的时候,我忍不住翻看了他的手机。密码是他生日,轻易就猜到了。
但让我意外的是,他的通讯录和短信都很干净,没有什么可疑的内容。
正当我准备放下手机时,一条新信息弹了出来:"老王,今晚那事安排好了吗?地点定在老地方?"
我的心一沉,这是什么意思?他有什么事瞒着我?
"你在干什么?"
就在这时,王建国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
"我...我..." 我被吓了一跳,语无伦次地开始解释。
"你在翻我的手机?" 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只是担心你,你最近经常半夜出去,又不说去哪儿..." 我小声辩解。
"那你也不能看我手机啊!我这是有些生意上的事情需要私下谈!" 他一把夺过手机,"林秀芝,我没想到你是这种人,背后偷看我隐私!"
"我不是有意的,我只是..." 我的眼泪掉了下来。
"够了!别解释了!" 他转身走进书房,砰地一声关上门。
这是我们结婚以来第一次真正的争吵。那晚,我们各自睡在不同的房间,都没有主动去和解。
第二天早上,王建国先开口了:"昨晚是我太激动了,对不起。"
"我也有错,不应该偷看你的手机。" 我低着头说。
"以后别这样了,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空间。" 他语气缓和了一些。
"嗯,我知道了。" 我点点头,"但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
"就是一些老朋友聚会,谈点小生意,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含糊地回答,"你别多想了,我怎么可能做对不起你的事呢?"
我勉强相信了他的解释,但心里的芥蒂已经种下了。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表面上和好如初,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触碰对方的底线。
06
两个月后,王建国开始对我的消费进行限制。他给了我一张副卡,但每次消费都会收到短信提醒,然后他会问我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
"这件衣服三千块?你上周不是才买了一件吗?" 他皱眉看着账单。
"那件是你让我买的,说要参加你朋友的宴会。" 我提醒他。
"那也不用买这么贵的啊,你又不是没衣服穿。" 他的语气变得生硬。
我感到委屈和困惑。结婚前,他对我的消费从不吝啬,现在却开始斤斤计较。
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对我的社交活动指手画脚。我约了老同事吃饭,他会问去哪儿吃,几点回来;我想去看女儿,他会说路途远,让女儿来家里就行。
我坐在窗前发呆,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现在的婚姻状态,不算糟糕,但也谈不上幸福。
王建国依然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得体贴温柔,但更多时候,他的控制欲和冷漠让我感到窒息。
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也许李雯说得对,我太冲动了,没有真正了解王建国就嫁给了他。但现在后悔也没用,我只能尽力维持这段婚姻。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我们结婚三个月后的一个晚上。
那天,王建国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带来了一瓶好酒。两人喝了不少,聊得很开心。
我在厨房准备了一桌菜,然后就回房间休息了,不想打扰他们的男人话题。
"老王,你这次找的老伴不错啊,人长得好看,性格也温和。" 朋友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还行吧,就是有时候管得太多。" 王建国的声音有些含糊。
"哈哈,女人嘛,都这样。不过你现在有人照顾了,也不用担心老了没人管了。" 朋友笑着说。
"是啊,找个伴主要就是为了这个。老了一个人多孤独啊。" 王建国叹了口气。
"对了,你那个条件她同意了吗?" 朋友突然问。
"还没提呢,怕吓着她。等过段时间再说吧,反正都结婚了,她也不能不答应。" 王建国的语气变得有些冷漠。
"你小子真精,先把人娶回家,再慢慢提要求。" 朋友哈哈大笑。
我站在门后,心沉了下去,他还有什么条件没告诉我?
那晚,我失眠了,辗转反侧到天亮。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王建国,也不知道他口中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天王建国似乎没有察觉我的异常,照常出门见朋友了。我坐在家里,思考着该怎么办。
我想过直接问他,但又怕引起新的争吵;我也想过离开,但又舍不得刚刚稳定下来的生活。
07
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王建国回来了,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
"秀芝,我们谈谈。" 他坐到沙发上,示意我坐到对面。
"怎么了?"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们结婚三个月了,有些事情是时候说清楚了。" 他缓缓说道,
"我知道我们结婚有些仓促,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商量。但既然已经是夫妻了,有些规矩还是要立的。"
"什么规矩?" 我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