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根据资料改编,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本文旨在宣扬正义,杜绝犯罪发生,并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

“宇啊,大姨求求你,就帮大姨这一次行吗?”

王芳声音颤抖着对自己的外甥陈宇说道。

陈宇看着眼前将他抚养长大的女人。

眼里没有一丝波动。

他冷漠的说:“大姨,无论您怎么说,这钱我都是不会借给您的。”

王芳听到这话心如死灰,默默地转身离开。

此时的陈宇没有一点愧疚。

直到不久后,他看到大姨珍藏的那封信,悔得肠子都青了……



01抚养

炎炎夏日,陈宇站在豪华写字楼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繁华的城市风景。

三十岁的他,已经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如今年薪百万。

然而,当他接到大姨王芳的电话时,脸上的表情却从容光焕发变得有些不耐烦。

"宇啊,你忙吗?大姨就是想问问你最近好不好。"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略带沙哑,却满是温暖。

"嗯,挺好的。"陈宇简短地回答,眼睛不断瞟向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大姨,我在开会,晚点再聊。"

挂断电话,陈宇长舒一口气。

这种敷衍已经成为常态,他不想再被过去的生活所牵绊。

但不管他如何回避,那些记忆却总是不请自来。

十八年前,十二岁的陈宇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母亲。

父亲早在他记事前就去世了,这让他瞬间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

就在他惶恐无助之际,母亲的姐姐——王芳接他到了自己家。

彼时的王芳,三十四岁,未婚,靠在小区门口摆摊卖早点为生。

"宇啊,以后就跟大姨一起生活,大姨会好好照顾你的。"王芳擦去他的眼泪,承诺道。

从那天起,陈宇的生活彻底改变。

他们住在一个狭小的老旧单元房里,卫生间和厨房共用一个水龙头,冬天洗澡要用暖水瓶一桶桶地倒。

为了省钱,王芳会把衣服洗好后挂在屋内晾干,导致屋里总有一股潮湿的气味。

"大姨,我们能不能搬到好一点的房子住?"年幼的陈宇时常抱怨。

王芳总是温柔地摸摸他的头:"等你上大学了,我们就搬。现在要省钱,你的学费比房子重要。"

每天凌晨四点,王芳就起床准备早点摊的食材。

天还没亮,她就推着小车出门,在小区门口摆好摊位。

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酷暑严寒,她从不间断。有时下大雨,她就撑着伞继续卖,雨水打湿她的衣襟和裤脚。

初中时,陈宇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自卑。

同学们都穿着新潮的衣服,而他却只能穿大姨从地摊上买来的便宜货。

有次班上组织春游,需要交五十元,他不敢开口向大姨要,因为知道家里拮据。结果第二天早上,王芳悄悄塞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正好是五十元。

"去吧,跟同学们一起玩,开心点。"大姨朴实的话语至今仍在耳边回响。

更让陈宇难忘的是高考那年。

他成绩不错,被省内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第一年就需要两万多。

王芳东拼西凑,甚至向邻居老刘借了钱,硬是把这笔费用凑齐了。

"大姨,我可以不上大学的,先工作几年再说。"陈宇心疼地说。

王芳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你妈在天上看着呢,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你能上大学。再说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大姨不怕苦,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大姨最大的回报。"

大学四年,王芳省吃俭用,每月按时给他打生活费。

有时候电话里,陈宇能听到大姨因劳累过度而咳嗽的声音,但她总说自己很好,让他安心学习。

毕业那年,陈宇发现大姨的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也深了不少。

毕业后,陈宇先是在一家公司上班,后来自己创业。

随着事业越来越成功,他搬进了高档小区,开上了豪车,身边也多了各种所谓的"朋友"。



而大姨,仍住在那个老旧的单元房里,仍在小区门口摆着早点摊。

窗外的阳光逐渐西斜,将陈宇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回到办公桌前,继续投入工作,试图忘记那些令他不舒服的回忆。

但内心深处,他知道,他欠大姨太多,多到无法偿还。

02隔阂

"陈总,晚上的精英酒会您准备好了吗?据说今晚市里不少大佬都会出席。"秘书李雯敲门进来,提醒道。

陈宇整了整名贵的领带:"嗯,已经准备好了。对了,把我那辆新买的保时捷开过来,今晚用。"

傍晚时分,陈宇换上定制西装,喷了几滴价值不菲的香水,开着豪车前往五星级酒店。

车里,他接到了大姨的电话,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直接挂断了。

现在的他,已经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大姨——一个摆地摊的、没文化的农村女人。

酒会上,觥筹交错间,陈宇游刃有余地与各路商界精英交谈。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这个圈子里的一份子,举手投足间都是成功人士的自信和从容。

"陈总,听说您是白手起家?家里没有任何背景?"一位中年企业家好奇地问道。

陈宇露出自信的微笑:"是啊,我父母早逝,我是靠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刻意隐瞒了大姨的存在,因为在他看来,那段贫穷的日子和大姨的身份,会玷污他现在光鲜亮丽的形象。

每当有人问起家庭背景,他总是简单带过,宁愿让人觉得他是个孤儿,也不提大姨的养育之恩。

酒会结束已是深夜。

回到豪宅,陈宇洗完澡,正准备休息,手机又响了起来。

是大姨。这次,他勉强接了起来。

"宇啊,大姨想请你下周回来一趟,老刘六十岁生日,他特意说要请你吃饭。"王芳的声音透着期待。

陈宇皱起眉头:"大姨,我最近真的很忙,公司有个大项目刚启动。再说,老刘不就是邻居吗?至于特意回去吃饭?"

"老刘这些年对我们很照顾,你小时候生病,也是他半夜送你去医院的。他一直很关心你..."王芳解释道。

"行了,我知道了。"陈宇不耐烦地打断,"如果有空我就回去,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挂断电话后,陈宇烦躁地翻了个身。

老刘是他们的邻居,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住在大姨隔壁已有二十多年。

在陈宇的记忆里,老刘确实经常帮助他们,无论是修理家电还是借钱救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需要特意回去参加一个老头子的生日宴会。

第二天中午,陈宇约了老同学兼好友李明吃饭。

席间,他提到了大姨的电话。

"我挺烦的,大姨总是这样,不懂我的生活。"陈宇喝了口红酒,抱怨道。

李明放下筷子,严肃地看着他:"宇子,你变了。大姨把你养大,含辛茹苦供你读书,现在你有出息了,反而嫌弃她了?"

"我没有嫌弃她。"陈宇有些心虚地辩解,"只是我们的生活圈子不一样了。她那种日子,我已经过够了,不想再回去。"

"你知道吗?上个月我回老家,碰到你大姨了。"李明的语气变得更加认真,"她在小区门口摆摊,看到我特别高兴,一直问我你过得怎么样,还说你最近太忙,她怕打扰你工作所以不敢多打电话。"

陈宇沉默了。他知道大姨确实关心他,但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莫名的抵触。

那个充满艰辛和贫穷的过去,是他极力想要摆脱的。

而大姨,就像是那段记忆的活证据,提醒着他曾经的卑微和无助。

"你知道吗,当我告诉她你公司做得很成功,她眼睛都亮了,满脸都是自豪。"李明继续说道,"她还特意给我打包了两个肉包子,说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陈宇的心微微刺痛。

他记得那个味道,那是他童年为数不多的美好记忆之一。

"宇子,人不能忘本啊。"李明语重心长地说,"大姨对你的好,你比谁都清楚。"

"我知道..."陈宇低声回应,但内心仍有抵触。

吃完饭,陈宇决定回老家看看,也许是李明的话触动了他,也许只是为了平复内心的愧疚。

然而,当他开着豪车回到那个破旧的小区时,熟悉的环境却让他感到一阵不适。



十八年过去了,小区几乎没有变化。

斑驳的墙壁,狭窄的楼道,刺鼻的垃圾箱味道,一切都让他想起那段想要忘却的日子。

他停好车,刚准备上楼,就看到大姨和老刘站在小区花坛旁聊天,两人有说有笑,神情亲密。

不知为何,这一幕让陈宇感到有些别扭。

在他的印象中,大姨一直是个独来独往的人,很少与邻居有太多交集。

可眼前的两人,却像多年的老友,甚至有种说不出的亲密感。

"宇啊,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大姨一转头,看到陈宇惊喜地叫道。

陈宇勉强笑了笑:"突然有空,就回来看看。"

老刘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宇长大了,出息了!听你大姨说,你现在是大老板了?"

这个亲密的动作让陈宇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还行吧,小公司而已。"

"走,上楼坐坐,大姨给你做你爱吃的肉包子!"大姨的眼睛因为高兴而眯成一条缝。

陈宇点点头,跟着大姨上楼,心中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对大姨和老刘的亲密感到如此不舒服。

也许是因为,在他的计划中,只要再赚够钱,就可以彻底切断与这里的联系,包括大姨。

而老刘的存在,似乎让这个计划变得更加复杂。

03访客

一周后的周末,陈宇正在豪宅里举办一场小型派对。

几位商界朋友带着家人前来,大家围坐在宽敞的客厅里,谈笑风生。

管家端着香槟和精致点心穿梭其间,一派富足和谐的景象。

"陈总,你这房子真不错,光这客厅就得有一百多平吧?"一位朋友羡慕地说。

陈宇微笑道:"还好吧,住着舒服就行。"

"对了,上次谈到的那个项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另一位商人问道。

正当陈宇准备回答时,门铃突然响了。

管家前去开门,片刻后回来在陈宇耳边低语几句。

陈宇的表情瞬间凝固。

"各位稍等,我有点急事要处理。"陈宇勉强维持着笑容,快步走向门厅。

门口站着大姨,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老式外套,手里提着几个塑料袋。



看到陈宇,她露出熟悉的慈爱笑容。

"宇啊,大姨做了你爱吃的卤肉,还有自己腌的咸菜,想着你一个人住,应该没空做这些。"王芳热情地说,似乎没注意到陈宇脸上的尴尬。

陈宇站在门口,没有请她进来的意思:"大姨,您怎么突然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

"想给你个惊喜嘛!再说,我也想看看你住的地方,听说很气派。"王芳环顾着豪华的门厅,眼中满是骄傲。

就在这时,一位商界朋友走了过来:"陈总,文件我放在茶几上了,你看完给我回复。"他好奇地打量着王芳。

陈宇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

他不想让朋友知道这个朴素的老妇人是他的大姨,那会让他精心营造的成功人士形象受损。

"嗯,好的。这位是..."陈宇故意含糊其辞。

王芳却热情地伸出手:"你好,我是宇的大姨,从小把他拉扯大的。"

商人愣了一下,随即友好地握手:"您好,陈总从没提起过有这么一位亲人。"

"他呀,怕我这老婆子给他丢人。"王芳开玩笑地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话让陈宇多么难堪。

送走商人后,陈宇几乎是粗暴地把塑料袋接过来:"大姨,我现在有客人,很忙。这些东西我收下了,您先回去吧。"

王芳的笑容僵在脸上:"这么急啊?大姨才第一次来你家..."

"下次吧,下次我请您好好参观。"陈宇已经开始往外推她。

王芳只好失望地转身离开。

陈宇看着她略显佝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但很快又被社交的压力冲散。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表情,回到客厅继续做那个成功的陈总。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宇刻意减少了与大姨的联系。

每次王芳打来电话,他要么简短应付,要么干脆不接。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傍晚,当他正准备下班时,前台告诉他有位自称是他大姨的人在等他。

陈宇惊讶地下楼,看到王芳坐在公司前厅的沙发上,神色憔悴。

"大姨,出什么事了?"陈宇皱着眉头问道。

王芳站起来,局促不安地说:"宇啊,大姨不想麻烦你,但实在没办法了。老刘生病了,医院说需要做手术,要二十万。我东拼西凑只凑了五万,想向你借十五万,等老刘好了,我们一定还你。"

陈宇愣住了:"您要借钱...给老刘治病?"

"是啊,他肝上长了东西,要尽快手术。"王芳急切地解释,"他一个人住,没有亲人,我不帮他,谁帮他呢?"

陈宇的表情逐渐冷漠:"大姨,您知道我这些年一直很感谢您的养育之恩。但是,老刘跟我们又不是亲戚,凭什么要我出钱给他治病?"



"宇啊,老刘这些年对我们多好啊。你小时候生病,是他半夜背你去医院;你上大学缺钱,也是他借给我的。"王芳恳切地说。

"那是他自愿的。"陈宇冷冷地说,"大姨,我不是没有恩情,但十五万不是小数目。再说了,我凭什么要给一个几乎不认识的老头子治病?"

王芳的眼睛湿润了:"宇啊,大姨从没求过你什么。这次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不是我不帮您,而是这件事太荒谬了。"陈宇的语气越来越硬,"如果您需要钱,我可以给您,但不是用来给外人治病。"

王芳沉默了片刻,擦去眼角的泪水:"我明白了。是大姨唐突了。"说完,她转身离开,背影比以往更加佝偻。

看着大姨远去的身影,陈宇内心涌起一股混杂着愤怒、委屈和困惑的情绪。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姨会为了一个邻居向自己借这么多钱。

难道那个老头比自己这个亲外甥还重要?

晚上,陈宇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大姨失望的眼神不断出现在脑海中,让他既愧疚又恼火。

最终,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形成——他要回老家看看,弄清楚大姨和老刘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04真相

清晨,陈宇驱车前往大姨家所在的老小区。

一路上,他的心情异常复杂。

一方面,他为自己拒绝大姨的请求感到些许不安;另一方面,他又确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毕竟,凭什么要他为一个几乎陌生的老头子支付巨额医疗费?

到达小区时,天还很早。

陈宇知道大姨每天都会去小区门口摆摊,现在应该不在家。

他用自己保留的钥匙打开大姨家的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略带潮湿,混合着淡淡的樟脑丸味道。

这间屋子几乎没有变化,仍是那么狭小简陋。

客厅里的家具陈旧却整洁,墙上挂着他大学毕业时的照片。

厨房里的餐具还是记忆中那套,只是更加磨损了。

陈宇站在这个承载了他十多年成长记忆的空间里,心中五味杂陈。

他漫无目的地走进大姨的卧室,想要找找看有没有关于老刘的线索。

卧室很小,只能容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柜。

床头柜上摆着一张他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中的他穿着大姨亲手缝制的毛衣,笑得灿烂。

陈宇的目光落在床下的一个木箱上。

这个箱子他有印象,小时候大姨总是郑重其事地把它锁起来,从不让他碰。

现在,出于好奇和探究真相的渴望,他决定打开看看。

箱子上的旧锁已经松动,轻轻一拨就开了。

里面整齐地叠放着一些陈旧的物品:他母亲的照片、他小时候的成绩单、一些纪念品,还有一叠泛黄的信件,用红绳细心地捆扎着。

陈宇拿起那叠信,犹豫了一下。

这毕竟是大姨的私人物品,但他迫切想知道大姨和老刘之间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红绳,抽出最上面的一封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但陈宇的手却开始微微颤抖。

他打开信封,展开里面的信纸。

信纸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而当他看到信中内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