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茹萍老师是一位老知青,曾在江西省峡江县插队落户生活了六年多,后来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离开了峡江县。插队落户期间,林茹萍老师爱上了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小伙子,就是因为上了大学,一对有情人却没能成为眷属。因为没能信守诺言,林茹萍愧疚自责了好久,至今她还觉得对不住人家。

有关林茹萍老师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听我慢慢给大家讲述。



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的春天,上海的梧桐树刚刚抽出嫩芽,十七岁的林茹萍就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火车离开了上海,踏上了前往江西峡江县插队落户的征程。

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颠簸,当双脚终于踏上峡江县罗家湾的土地时,林茹萍才真切感受到了这片陌生土地的气息。湿润的泥土混着草木的清香,远处连绵的青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满山的映山红正迎春绽放。罗家湾三队的队长邹建军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黝黑的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他热情地招呼着这些远道而来的上海知青,忙前忙后为大家安排住处。

因为知青来得匆忙,罗家湾三队队部的那两间破旧不堪土坯房子就成了知青们的临时住所。那两间房子墙面斑驳,屋顶盖着茅草,屋里是用谷草打的地铺。尽管居住条件艰苦,但林茹萍和其他七位知青还是能坦然接受。老表们纷纷送来蔬菜和腌制的咸菜,还有送凳子(竹凳)送鸡蛋的,这些温暖的举动,让林茹萍他们原本悬着的心渐渐落了地,他们也发自内心地感激老表们

安顿好了吃住的地方,知青们在家歇了两天,就开始参加生产劳动了。当时正是春耕犁田耙田准备插秧的季节,农活比较忙,知青们也不好意思总歇着。既然是来接受再教育的,就得像那么回事。

刚参加生产劳动,林茹萍他们很不适应,不会使用农具,不会干农活,也没有力气。邹队长和老表们就耐心指导,手把手教知青们使用农具,给他们安排轻松的农活,让他们慢慢适应。

耕耙完水田,紧接着就是插秧,知青们刚开始插秧没经验,插在田里的秧苗歪歪扭扭不说,有的秧苗刚插下不久,竟然漂浮在了水面上。邹队长就耐心告诉知青们,要掌握好株距和行距,插秧苗时要抬头看一下,不能歪歪扭扭的。还要掌握好深度,插得太浅秧苗就会歪倒漂浮起来。

在邹队长的耐心指导示范下,知青们总算学会了插秧,也慢慢掌握了插秧的技巧。后来学习干其他农活,知青们也觉得容易了很多。

在罗家湾插队落户的日子里,林茹萍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每天天刚亮就要起床,跟着社员们下田劳作。插秧、割稻、挑粪,每一样农活都不轻松,手掌磨起了水泡,肩膀被扁担压得通红。但她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咬着牙坚持,心里想只要农民伯伯能干的农活,他们上海知青也能行。

三队的记工员叫罗明刚,是罗家湾为数不多的初中生,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身形挺拔结实,长相也不错。罗明刚很淳朴很善良,干活麻利,为人正直又热心,他看到林茹萍干农活时有些吃力,就默默地帮助她。插秧时,他会悄悄把林茹萍插得歪歪扭扭的秧苗扶正;割稻子时,他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稻子割完,回头再来帮着林茹萍割稻子。往场院挑稻谷时,罗明刚也是一路小跑,然后再去迎接林茹萍。

起初,林茹萍只是单纯地感激罗明刚的热情,感谢他的帮助。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在田间与他相遇。她愿意和罗明刚一起干活,愿意听他讲述村里的古老传说故事,每当看到罗明刚脸上灿烂的笑容,她的心里就会泛起丝丝甜蜜。而罗明刚,每次与林茹萍目光交汇时,都会羞涩地低下头,满脸通红就像发烧一样。



图片来源网络

日子在春种秋收中悄然流逝,林茹萍和罗明刚之间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日益加深。罗明刚家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偷偷送给林茹萍。林茹萍每次回上海探亲,回来时都会给罗明刚带一些上海的糕点糖果,她还送给了罗明刚一个带盖的搪瓷茶缸和牙膏牙刷。

记得是1974年秋后的一天,林茹萍跟着社员们上山捡茶籽,她不小心崴了脚,是罗明刚背着她走了几里山路回到村的子。趴在罗明刚坚实的背上,感受着他急促的呼吸和心跳,林茹萍的心跳也跟着加速。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小伙子。

罗明刚虽然也发自内心地喜欢林茹萍,可他却始终不敢正视这份感情。在他心里,林茹萍是城里来的姑娘,有着光明的未来,而自己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给不了她幸福。每当林茹萍流露出爱意,他总是选择逃避,把那份深情藏在了心底。

1975年初秋的一天傍晚,罗明刚来到三队知青点,送给了林茹萍两个煮鸡蛋和几个还没熟透的橘子,林茹萍深情地对罗明刚说:“罗明刚,我是真心喜欢你,我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咱俩永远不分离。”

罗明刚终于被林茹萍的誓言所感动,他有些羞涩地说:“只要你不嫌弃我,不嫌弃我是个农民,我保证一辈子对你好!”

就在林茹萍和罗明刚坠入爱河的时候,罗家湾大队突然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名额,通过老表们推荐选拔,林茹萍到县里参加了文化课考上,她顺利通过了考试和政审,成了罗家湾大队的第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这么幸运。这个消息像一阵风,迅速传遍了罗家湾。

得到林茹萍考上上海大学的消息,老表们纷纷为林茹萍高兴,都表示祝贺,只有罗明刚躲了起来,一直没看到他露面。林茹萍找到他,眼中含着泪水说:“明刚,我不想走了,我想留下来和你在一起,我不想离开你。”罗明刚强忍着心中的痛苦,脸上带着不自然的微笑说:“茹萍,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一定要去上海上大学,上海才是你的家,在那里你能有更好的生活。”

离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林茹萍和罗明刚都陷入了痛苦的纠结和矛盾中。他们相约在场院旁边的那棵大樟树下,林茹萍泪眼汪汪地说:“罗明刚,等着我,等我大学毕业了,我就回来和你结婚。”罗明刚点点头又摇摇头,难受地说道:“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农村怎么也比不上城市。你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了,我是农民,我配不上你……”

带着不舍和留恋,林茹萍离开了插队落户生活了六年多的罗家湾回到了上海,踏入了高校的大门。课堂上,林茹萍努力学习,课余时间却总是忍不住想起罗家湾,想起罗明刚。她给罗明刚写了好几封信,却始终没有收到罗明刚的回信。

原来,罗明刚收到信后,只是默默地把信藏在枕头底下。他觉得自己不能耽误林茹萍的前程,与其让她回农村受苦,不如断了她的念想。就这样,罗明刚一直没给林茹萍回信,两个人也就此断了联系。

大学毕业后,林茹萍被分配到外经委工作。在家人的强迫下,她认识了一位条件不错的小伙子,两人结了婚,过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江西的罗明刚也在家人的催促下,娶了邻村的姑娘,生儿育女,过着普通农民的日子。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林茹萍还时时会想起罗明刚,会回忆起那段青涩而美好的知青岁月。林茹萍常常为自己没能信守诺言而感到愧疚和自责,她和罗明刚未实现的约定,都永远地留在了罗家湾的山山水水间,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愧疚和遗憾,至今她还觉得对不住淳朴善良的罗明刚。



图片来源网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的知青们早已各奔东西,罗家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那一段青春岁月,那些纯真的情感,却永远镌刻在林茹萍的记忆深处,如同山间的映山红,永远绽放在她心里。

作者:草根作家(感谢林老师提供素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