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曾被蒋介石称为是一个“很能打仗”的将领,但是在莱芜战役上,他和他的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却被我解放军全部歼灭,韩浚也兵败被俘,沦为“笑柄”。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本是国军高层将领陈诚下属第十八军的老底子,后续分家出来,被分到了国军第二十四集团军,集团军的司令长官是我们较为熟知的王耀武。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配备了美式装备,并且有美国教官全程教授和训练,是一支具有美式作战思维的国军部队。

1946年,国民党第七十三军跟随集团军司令长官王耀武的脚步,移动至山东地区,成为蒋介石集团在山东地区驻防的主力部队之一。



而作为该国军部队最高指挥官的韩浚,不仅成为了王耀武较为倚重的集团军将领,更是蒋介石颇为看好的一位国军将领,这就使得韩浚心高气傲,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力十足,是国军将领中少有的贤将。

当韩浚率部来到山东地区布防之后,便开始向胶济线进行进攻,这就使得我解放军部队不得不消灭这支王耀武的嫡系部队。

1947年2月,我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下达了两个指令,一个是留一部分兵力佯装主力在南线与敌8个整编师进行纠缠和对峙,另一个指令我华东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主力挥师北上,在鲁中莱芜一带对国民党守军展开一场歼灭战。



而盘踞于鲁中莱芜一带的国民党第七十三军成为了这次被歼灭的主要对象,因此莱芜战役刚一打响,我华东野战军的几个纵队就将

鲁中莱芜一带牢牢围住,使得国民党第七十三军成了“瓮中之鳖”。

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见此情形,当即找到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商议对策,

韩浚提出部队迅速突围撤退,而另一位国军将领韩练成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李仙洲则是更倾向于韩练成的意见,因此国军部队耽搁了最好的突围时机,进一步被我解放军部队包围在包围圈中。

随着战事的深入,济南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这才意识到国军部队已经失去了对战场的掌控力,因此决定率部突围,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国军部队现在在突围的话,难度要比刚开始要大很多,但是如果继续待在原地,必定会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因此李仙洲决定突围。

李仙洲下达命令之后,韩浚命令下属的部队开始突围,但是部队仅仅只是前行了10余公里,就遭到了解放军部队强有力的阻击,面对解放军的阻击,韩浚命令部队坚决反击,冲出重围。

这场战斗持续而又焦灼,双方互不相让,但是这个时候,我解放军的后援部队接连赶到,对韩浚手下的国军部队展开进一步的火力压制,并同时向国军的防御阵地发起反冲锋。

面对解放军的反击之势,韩浚与他手下的国军部队明显招架不住,他当即带着败兵且战且退,最终退到了吐丝古镇,来到了这里之后,韩浚这才将心情平抚下来,清点了一下败兵的人数,与下属的国军军官坐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突围计划。

解放军神兵天降,国军遭遇大溃败,韩浚因此兵败被俘正当韩浚还在憧憬着突围后的场景,这个时候,吐丝古镇周边响起了枪炮声,韩浚赶紧问下属哪里来的枪炮声,下属匆匆忙忙地告诉韩浚,解放军的一支纵队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住了,韩浚一听,如同晴天霹雳一样,让其感到绝望。



面对如此局面,韩浚不想再做困兽之斗,他当即脱掉将军服,慌忙换上一套士兵服装,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随从开始进行突围。

当时,韩浚手下的败兵有4000多人,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还是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还能够抵抗一下,但是韩浚舍弃部队,带着亲信逃跑了,使得这支败兵队伍失去了主将和主心骨,乱成了一团。

而韩浚领着自己的亲信混杂在败兵的浪潮中拼命奔逃,一路逃到了吐丝口镇北面的青石关,只要过了青石关,就进入到了国民党的统治区了,因此韩浚就带着亲信们加快了脚步。

而在这个时候,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一下子挡住了韩浚等人的去路,韩浚一看周边全是解放军的身影,只能够停下前进的步伐,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

这个时候,一位解放军的指导员走了出来,对韩浚等人宣布了三条命令,

第一,只要放下武器,不论官兵一律优待,第二,属于军用品的全部留下,私人物品一律自带,第三,遵守纪律,马上坐好,不许动。

面对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与韩浚一同逃跑的国军士官们率先站了出来,表示愿意配合解放军的工作。

于是乎吗,解放军的指战员们就领着解放军的战士们开始清点被俘的人数,并且大声问道:你们之中谁是指挥者。



韩浚一听这话,知晓到这是冲自己来的,于是乎,他躲进了人群深处,不敢吭声,抱着侥幸的心理,想要蒙混过关。

这个时候,有一个国军士兵走了出来,指着人群中的韩浚,对解放军指战员说道:长官,他就是国民党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

此话一出,韩浚知道自己的身份无法再隐瞒了,他只好走了出来,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愿意配合解放军的工作。



韩浚被俘后,被送到了解放军联络部,受到了优待,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菜和杂粮,这使得韩浚担心受怕的内心受到了慰藉。

后续,韩浚与一同被俘的国军将领们被送到了潍坊解放军军官训练团学习和改造,来到这里之后,韩浚积极配合管教的工作,并且经常在军官团举行的演讲会上,表示自己走错了道路,为蒋介石的独裁政权进行服务,做了许多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决心认罪和悔罪。



1961年12月,人民政府对韩浚进行了特赦,他也因此获得了自由,获得自由之后的韩浚回到原籍湖北省定居和工作,他被人民政府任命为

湖北省政府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以及湖北省政协委员,他到任后,积极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并且积极为新中国的统战事业作出自己的余力和贡献。

与此同时,他晚年所著的新化战斗纪实》、《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筹备与成立经过》、《抗战爆发时我的一段经历》等著作成为了研究近代史进程的珍贵文史资料,意义深远。

1989年9月7日,韩浚在湖北省会武汉市病逝,时年96岁,我们回顾其一生,虽然在人生的前半段时期,曾做过许多错事和坏事,但他在后续兵败被俘之后,能够及时醒悟,知错就改,作出改变,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统战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