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烦气乱时越想越乱,此时,不妨睡一觉,让身体能量自我调节一下,平衡中和一下,醒来思维清晰,精神明朗,没准就能化难为易,解开难题。人体工程学保证睡眠质量需注意以下几点,否则睡眠不好,身体不可能健康!
首先,要注意睡眠卫生。为了得到较好的睡眠质量,睡前可以进行一定的调理,如晚餐要避免进食过饱,睡前特别要忌茶、巧克力、咖啡等不利于睡眠的饮食。睡前可用温热水泡脚,再辅以足部按摩,尤其是按摩涌泉穴,效果最佳。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既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能达到最佳境界。或使用药枕 (如红豆杉、决明子、菊花、蚕砂等药物)帮助睡眠。还可以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百合,或一杯牛奶、一块茯苓夹饼等。
因为人睡觉后,五脏仍在辛苦地工作着。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还可帮助精神内守。睡前要保持身心安静,摒除一切喜怒忧思,心无杂念,精神上尽量放松,“先睡心,后睡眼”。将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想象自身为虚无,仿佛糖融入水中,化为无有,这样很快就会入睡。
第二,要起居有时。人的起居阴阳活动要与自然天地的阴阳变化相适应。自然界白天为阳,夜间为阴,人也要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来安排作息,这样人与天地相应,有助于保持阴阳平衡,方可尽其天年。我提倡睡子午觉,为什么要睡子午觉,子午觉又是什么呢?子午觉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睡。子时是指夜里23点到1点,这个时候是夜晚阴阳大会,在中医里面称为合阴时间,万民皆卧,此时进入熟睡状态,效果是最好的。子时如果熬夜或者失眠,肾水必亏,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所以,不管有什么天大的事,子时必须睡觉。人的机体需要在12点至1点进行调整,1点到2点是调整人的心脏部分,2点到3点是调整肺部活动,3点到4点调整肾脏,4点到5点调整肝脏,5点到6点调整四肢。这个规律一定要把握好,才能保证你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休整。午时,即中午11点至1点,这个时候要小睡一会,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这样的话,不但可以保证下午精力充沛,还能使身体内的元气增强,使心脏健康,没有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等病症。
在季节方面,春三月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天地之间生气发动,所以人应当晚睡早起,晚不要晚过23时,早不要早过凌晨5点,早晨起来后要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适应春天产生的活泼生机;夏三月天气逐渐火热潮湿,植物生长也日渐茂盛,白天变长,所以要晚睡早起,使心气得到宣泄;秋三月草木成熟,天气变得干燥,地气清明,白于比夏天减短了,此时应当早睡早起。同时意志要安定平和,精神内守,以适应秋季收敛的特性;冬三月天寒地冻,万物生机潜伏闭藏休养,此时注意不要剧烈活动,以免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要等日光出来后再起床,而且要避风避寒,但也要避免过热出汗。一切都要顺应自然,不要去与自然界对抗。
第三,睡眠要有度,要注意平衡和协调,睡眠过多而活动过少,会使阴气过盛,脏腑功能衰弱,各种代谢废物排泄不利,气血流通不畅,则正不胜邪,疾病由此而生。如果活动过多,而睡眠过少,则阳气消耗过多,肌体得不到保养,也使阴气失其根,阴阳失衡或阴阳俱虚都可能引起人体机能衰退,导致身体虚弱易生病。
内容说明:文中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 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