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甘甜,用尽世上浮华而又喧嚣的语言,也无法感受到他的味道,唯有将其放入口中,酸甜才能在味蕾绽放,接触到真实,未食用前,再多的文字解读,都将华而不实。

道理表达出来很简单,能知行合一的却屈指可数,在现实物质世界里,大脑里再多的珍馐美馔也填补不了胃里的空缺,思想王国中大多数的人都像似缺胳膊少腿,不知行动,只有吐露出来的声音,才可绕梁三日绵延不绝。

憋在心里的哪怕是创世纪的发明,也将被时间洗刷的一干二净,成功必将属于懂得表达的人,文字语言行动皆可,过度的思考如同画地为牢,终身不得解禁。

书里别人总结的人生真理,是他在生活中实践得来的,不是看了毛选就能成为伟人,中间隔着一整条西天取经路,看了佛经就能成佛,那这个目标就不值得去完成了,肯定也缺乏价值,太容易得到的往往都不是真相,每个道理的背后都蕴藏着千锤百炼。

生活中往往会发现,很多人不习惯去看书,比如老一辈的创业者,在那个信息并不是十分发达的时代,唯有实践不断的行动,摸爬滚打总结经验,将外在的道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哪怕秉承着几个做事原则拥有积极向上的内核,没有怎么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一样可以创造成功,相反那些自以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的人,做什么都会碰壁,因为承受不了现实与思想的落差,不断内耗,惶惶不可终日。

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不是专门做学问的人,其实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知识,就只有一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够用一辈子了,心里的杂物很少,外在就会拥有的更多,相反每天高谈阔论,却不知行动的人终将被自己所束缚。

我的评论区是随时随刻开放的,自然欢迎大家去争论,其实也能发现很多类似柏拉图,苏格拉底,休谟的伙伴,慷慨激昂的宣说自己的观点,但这些华而不实的道理,大多都不是自己实践而来,自然也没有运用这些道理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我也是属于这种类别,用一些神乎其神的高认知理论包装自己,而写这些文章就是不断求证的过程,我是典型的想的多做的少,所以我愿把想到的全部写下来,哪怕有一些尚不可值得推敲的东西,放在现实之中,看看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如果我不能把内在的世界全部用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有点违反我的人设,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必将得到外界的回馈,好的去汲取坏的去修正,哪怕没有获取到更多的物质,但内在也会变得十分澄清。

不同的人放在不同条件下的环境之中,面对不同的随机事件,道理是不可生搬硬套的,比如一个外向的人,向外界表现自己是他的本命所归,做起来游刃有余。

相反,内向的人也有属于他的优势,理性沉稳,总之内向跟外向比外向,外向跟内向比内向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至少没有做到顺势而为,天生习惯孤独的人和从来没有独处过的人,是不一样的,不可相提并论,人只有找到自己的本命所归,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哪怕梦想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不断的接受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如果做多想少,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因为正在不断解决的路上,这期的文章显得比较肤浅,因为我说的这些道理,很多人比我更会表达,但我知道,哪怕再简单的道理,只要能说出来做出来,都不简单,心里一大堆想法,不懂得表达,就如果拥有巨款,不能花一样,行动起来就是在向外界兑现。
自信也好,勇气也罢,都是在行动中获得的,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状态,边做边学边调整,不做就会永远焦虑,失败哪怕是行动的负面回馈,也千万不要作为我们不行动的借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