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人陂事,黄陂原创第一公众号,用心观察黄陂,用情推介黄陂
黄陂前川
作为黄陂县城的历史
起码有700多年了
宋代开始
黄陂县城就开始落地在前川
中间也有离开的时候
但元朝建立以后
黄陂县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
黄陂
问题来了,黄陂的县城,为啥不更靠近汉阳府呢
下面这幅1929年的黄陂县地图或许会给你答案
各位发现没有,1929年黄陂县城以南,到汉口之间有许多的湖泊
1、县城南面,有两个湖泊(如今不存在了),叫湖漫洋和邱家湖
2、那个时候,武湖面积巨大,三里桥,滠口北面都是湖泊
3、后湖面积巨大,从横店往东南延伸到滠口
上图看得很明白,当不发洪水时,黄陂县城居民要去汉口,只能走水路,陆路虽然也有,但只能沿着灄水河东岸狭窄的一个区域通过
每年夏季发大水,黄陂以南就变成了泽国,明代的黄陂县志上说,县城以南需要乘船方可通行
前川,地势上是黄陂南部靠近汉阳府最高的一个地方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洪水淹没,所以才可以作为县城所在地
下图为黄陂卫星地图上80多年前某些地方还存在湖泊的示意图
黄陂
综述:
黄陂县城前川,从地理上来说,是60多年前黄陂南部离汉阳府最近,最不会被洪水淹没的一块高地
横店,清朝中晚期才出现,历史不过200多年,至于盘龙城,每年必发洪水,在1960年代之前,只有几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才有人居住(那些叫岗,墩的村子)
具体人口方面,黄陂县志,盘龙城区志上面都没有1950年代盘龙城居民的详细数据,只能参考隔壁东西湖(东西湖1968年之前,也是每年被洪水淹没的地方)的人口数据,大约可以知道盘龙城应该没有多少人(东西湖,1950年代统计的人口只有4万人左右)
下图为1929年黄陂地图上盘龙城的村庄分布图(黄花涝、丁庙、许庙、甲宝山、许家田,道贯泉等名字还在)
黄陂村庄名字很有特点,叫岗或者墩的地方,一般地势相对较高,叫嘴的村子,基本上位于深入湖泊中的一块陆地上,村子名字中带 “垸、院”字,主要指的是临水或环水的低洼地带
❇️友情提醒:本公众号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各位留下观点和看法,欢迎各位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和在看
此位置广告合作
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ana91411
陂人陂事
从老百姓的视角观察黄陂
影响130万黄陂人的优质公众号
内容以原创为主
主编:黄陂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