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日,上海民族乐团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接连上演《零·壹|中国色》与《国乐咏中华》两台风格迥异的音乐会,以“科技赋能”与“文脉传承”的双重命题,探索国乐在当下的可能性。两台音乐会均参演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音乐家协会承办的“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
《零·壹|中国色》演出现场
5月1日晚上演的《零·壹|中国色》是全国首台国乐与AI音乐会,首演于2024年,由上海民族乐团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打造。借助腾讯天琴实验室算法模型创作出的音乐,在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与个性演绎中,展开一张色彩斑斓的画卷。笙、竹笛、箜篌、筝、阮、二胡、琵琶、唢呐等乐器一一亮相,《东方既白》《松花》《娇红》《菡萏》《轻紫》《揉蓝》《玄天》《茶色》《色雅》九首曲目风格各异,探索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的新图景。
《零·壹|中国色》演出现场
《零·壹|中国色》以“科技为骨,人文为魂”,吸引了许多年轻的观众。一位观众说:“把中国的色彩、诗歌、音乐融为一体,震撼、优美、饱满,它带给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也激发出对未来更大的想象力。”
5月2日的《国乐咏中华》则是一次向中华文明深处的深情回望。音乐会由王云飞作曲,乐团驻团指挥姚申申执棒,以五大篇章为脉络,通过民族管弦乐的宏大叙事,勾勒出中华文明从思想启蒙到精神传承的壮阔图景。
《国乐咏中华》演出现场
音乐会分《大春秋》《醉山水》《纳百川》《天行健》《咏中华》五个乐章,以民族音乐咏叹灿烂的中华文明。伽倻琴、萨塔尔、彝族四弦琴等不同民族的特色乐器在《纳百川》一章轮番上阵。一位观众说:“就像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多元而包容的民族音乐奏响了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自信和期许。”
《国乐咏中华》自2021年首演以来好评不断,足迹遍及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全国十余个城市。作曲家王云飞与上海民族乐团在持续积淀、相互磨合中创新突破。如果说《零•壹|中国色》追问了“国乐未来向何处去”,《国乐咏中华》则回答了“我们从何处来”。
《国乐咏中华》演出现场
近年来,上海民族乐团持续推动国乐破圈,从跨界音乐会到人文对谈,不断尝试新鲜载体。五一两场音乐会,既是一次艺术创新的集中展示,也是对中华文明的精神礼赞。当AI遇见千年古乐,当传统乐器奏响时代强音,人们得以窥见国乐在传承与变革中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
原标题:《时代交响 | 上海民族乐团用音乐追问: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到何处去?》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上海民族乐团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