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只是想逃命,不是杀人。”
面对法院的判决,曹女士的父亲眼圈发红,声音都在发抖。
这不是电影桥段,而是一个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悲剧。
故事要从2024年5月20日说起。那天晚上,河北的曹女士和闺蜜出去吃了顿饭。她的丈夫刘某某却怀疑她“外面有人”,醋意大发。到了21日凌晨1点多,醉醺醺的刘某某回到家,手里还握着刀,质问曹女士是不是跟别的男人吃饭,情绪失控,火药味瞬间弥漫整个房间。
更离谱的是,他强行把曹女士拉上车,要她一起出去“对质”。
一路上,不停地谩骂、威胁,甚至动手。车里的监控拍下了全过程——刘某某不仅酒驾,还连续闯红灯,把曹女士吓得魂不附体。
凌晨2点55分,车开到一个路口时,刘某某突然把曹女士拖下车,衣服裤子都被撕烂,场面可以说是极度羞辱人。然后他又把她强行拽回车上。
就在他稍不留神的那一瞬间,曹女士踩下油门,想逃——这是她唯一的出路。
然而,刘某某跳上了车前盖,试图拦住她。
车继续前行,悲剧在某个路口发生了。刘某某从车上摔落,送医后抢救无效身亡。
曹女士也因此被送进了医院。可等她醒来等来的不是安慰,而是一纸指控:故意杀人罪,判刑11年。
她的律师在法庭上陈述:刘某某当晚多次施暴、持刀威胁、酒后危险驾驶,而曹女士只是想逃离现场,她根本不知道刘扒在车上,也无法预料会出事故,这更像是“紧急避险”或者“意外”。
但法院最终还是以“故意杀人罪”判了曹女士11年。
这个结果一出,网上炸了。
很多网友质疑:
“被家暴的人逃命都不行吗?”
“她不是杀人,是自救!”
“这难道不是法律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曹女士的父亲也接受了采访,说得很直接:“他家暴啊!刀都拿出来了!我女儿已经快不行了,她只是想逃,她真的没想杀人。”
目前,案件已经上诉到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能不能改判,还没有最终结果。
结语:
这一案件,不只是一起家暴引发的悲剧,更是一场关于“正当防卫”界限的公共讨论。
如果你是曹女士,面对醉酒暴力、持刀威胁,还能冷静等待法律援助吗?
还是会像她一样,在绝望中开车逃生?
我们一直在说“家暴零容忍”,可当受害者奋起反抗、试图逃离时,却又可能背负杀人的罪名。
法律,是否应该给予那些在绝境中自救的人更多一点理解和保护?
这不是个案,是每个可能被暴力困住的人的共同命运。
希望那扇“逃生门”,以后真的能打开,而不是被判上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