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东简’(双流、东部新区、简阳)区域,已累计开行低空航线91条”,这是从4月28日“互通互信・共建共享”第18次恳谈会暨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交流活动中,透露的消息。当日,活动在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中心举办,现场聚集了成德眉资四市的“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围绕“成都都市圈低空经济协同发展”开展深入交流。
此次活动也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成都都市圈的天空。
四市携手抢占发展先机
低空经济生态圈正在加速成型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低空经济的发展涉及企业参与、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及政策支持等多维度互动。
根据会议透露的信息,成都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已聚集企业超500家,形成“研发+制造+运行+服务”产业链体系,低空飞行器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全省首只低空经济基金备案落地“双东简”区域,已累计开行低空航线91条,2024年无人机飞行架次突破200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2025年获评中国人民大学《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第3名。
↑德阳什邡通用机场鸟瞰图(效果图)。图源德阳发布
德阳市明确在什邡市、广汉市、德阳经开区重点发展航空材料与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试飞等,目前拥有通航产业规上企业21家,已实现灾情侦查、植保服务、医疗物资运输等应用场景。
↑眉山市洪雅县首例无人机快递进村。图源眉山发布
眉山市印发了《眉山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引进低空经济产业项目18个,协议金额达67.8亿元,积极开辟“通用航空”“低空赛事”“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发布首批低空旅游精品航线5条,举办首届低空消费季。
资阳市获批面积为314平方公里、真高300米的无人机测试试飞临时空域,已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装备、汽车、智能装备等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可为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实现就近配套,并在全省率先组建专职警务航空队。
↑纵横股份多旋翼无人值守机库JOS-P200
目前,成都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已绘成了一幅网络化、协同化的立体图景。在这张产业网络中,成都的头部企业如纵横股份、沃飞长空等研发总部,与德阳的国机重装等制造基地形成“前店后厂”的联动模式;眉山的四川启明星铝业提供航空级铝合金材料,资阳的中车电力则供应特种电机系统,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这种差异化布局,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更形成了1+1>2的聚合效应——成都的研发成果可在德阳快速试制,眉山资阳的配套产品能直达主机厂,一个闭环的低空经济生态圈正在加速成型。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起飞
企业协同解锁低空经济规模效应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份份合作的达成,正推进着这份产业链全景图从纸面走向现实。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市场先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四川沃飞长空。图源成都高新
“低空出行将是未来的方向,乘坐低空飞行器,从天府广场将可以实现15分钟到达天府国际机场。”作为成都高新区的一家初创企业,四川沃飞长空负责人表示:“借力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利好,我们已迅速成长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通过专利技术产业化落地,有效带动了飞控系统、航电系统、航空三电系统及试验试飞等10余家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
在成都纵横自动化的测试场上,一架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在做最后的调试。“天府新区完善的配套让我们的研发周期缩短了很多,这款无人机即将投入量产。”该项目测试工程师说。
↑中车资阳公司。图源资阳发布
“我们以前是造火车头,现在也要积极谋划新赛道,向低空运输进军。”中车资阳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已经成立产业调研课题组,挖掘低空产业公司的介入点,同时也通过自身机车自动驾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为都市圈低空经济企业配套关键零部件、调度与控制系统、物流运输等服务。
政企协作进阶之路
成都都市圈托起低空经济新高度
据了解,成都都市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极核和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引擎,是全国航空航天产业高地之一,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显著技术优势与较强制造能力。
↑2024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停机坪,华西应急医护队伍将“伤员”转移救治,完成“紧急救援”演练。
“当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最优配置,成都都市圈有望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省同城化办负责同志表示,都市圈拥有完整的无人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将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扛起更强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大屏幕上的数据仍在跳动
航线的末端不断延伸出新的分支
这不仅是航线的延伸
更是成都都市圈产业升级的轨迹——
低空经济正在这片土地上
实现真正的“高飞”
记者:刘倩婷
编辑: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