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在中国东北的广袤版图上,一场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变革正在发生。
4月30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思路。黄强指出,在拓宽思路、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收敛聚焦,真做规划、做好规划,决不能不如古人、不如洋人、愧对后人。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东北亚经济版图上的又一关键落子,是吉林省高质量发展进位、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系统工程。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此后,东北重振雄风的新蓝图勾勒起势、落笔成文。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指出,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注重同东北地区其他省份的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
对于吉林而言,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历史机遇。吉林省正在谋划思路、规划方案。《吉林日报》报道,吉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四套班子”一起上手、深度谋划。
高质量规划长春现代化都市圈,首先要充分调查研究。3月15日、4月15日、4月16日、4月18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分别前往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调研,走遍都市圈内的4地。4月30日,黄强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思路。
黄强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高质量规划好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更好为吉林省重振雄风、再创佳绩蓄势赋能。
在国家区域发展的版图中,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是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对外,长春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满洲里口岸的联动升级,构建起“借港出海”的新通道。长春对接国际市场,联通东北亚,跃升为国家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
对内,长春位于东北中部,在这里“画一个圈”是打造联动东北的枢纽,使东北地区进一步脉络相通、协同发展。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怎么“画”?吉林省正在聚力谋划。政知君注意到,省委书记的4次调研以及4月30日的专题会,突出了当前开展工作的两个思路。
第一,调研先行,找准定位。
黄强一个月多月走遍4市,每到一处,都先了解当地的规划建设。例如,在长春,黄强前往规划展览馆。他指出,长春规划历史基础较好、风格特色鲜明,为规划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另外3市,黄强分别前往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地,了解城市建设及规划,并听取当地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思路。
如何更好促进协调发展,让圈内城市都能从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中获益?黄强在调研中突出了两个重点。
一方面,产业要协同。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至关重要,要通过建设都市圈,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形成高效、互补的产业链,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底盘。黄强在调研中反复指出,要审视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围绕重点产业,仔细梳理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交通要协同。都市圈的打造,应坚持交通先行,尽快补齐短板。黄强指出,要构建高铁网,加密长春到圈内城市车次,努力让交通更加快捷;加强与东北城市群的交通路网融合,打通吉林开放大通道。
第二,务实规划,决不允许以规划之名破坏规划。
大思路谋划、大手笔规划,同时要重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整体性。
在调研中,黄强指出,坚决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问题,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组团式发展,不“摊大饼”、不“翻烧饼”、不搞“鬼城”,从根本上避免“大城市病”。
4月30日的吉林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思路。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出席会议并提出工作要求,省政协主席朱国贤出席。
黄强说,规划既不等于计划、也不是战略,要围绕吉林未来所需,认真编制规划,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持续发展创造空间、奠定基础。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