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25日开始,中央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由于中央左倾冒险路线指挥,经过一年多作战,红军伤亡6万余人未能取得胜利,被迫进行长征。长征不同时期兵力如下。
长征出发时
1934年10月10日。
中央红军共10.2万人,24师等1.6万人留守中央根据地,中央红军86859人进行长征。各军团和纵队兵力如下:
红1军团3个师,19880人。军团长林彪。
红3军团3个师,17805人。军团长彭德怀。
红5军团2个师,12168人。军团长董振堂。
红8军团2个师,10922人。军团长周昆。
红9军团2个师,11538人。军团长罗炳辉。
军委纵队,代号“红星纵队”,4693人。司令员叶剑英。
中央纵队,代号“红章纵队”,9853人。司令员李维汉。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21日至10月27日。
歼敌2000余人,红军伤亡700余人,红4师师长洪超牺牲。红军减员3700余人,主要是掉队非战斗减员。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2日至11月6日。
歼敌1300余人,中央红军伤亡数百人。红军总减员9700余人,通过封锁线急行军掉队人员很多。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1934年11月7日至11月18日。
歼敌200余人,中央红军减员8600余人,吸收铁路工人3000余人。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湘江战役前,中央红军共6.5万人,战役减员3.1万人,其中伤亡1.5万人,被俘6000人,逃散近万人,仅剩3.5万人。红8军团撤编,仅剩的1200人全部编入红5军团。
遵义会议时期
193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
吸收4700多名新兵,中央红军兵力3.7万多人。
红1军团2个师,12000余人。
红3军团2个师,将近11000人。
红5军团3个团,6000余人。
红9军团3个团,3700余人。
中央纵队4000余人(其中干部团1100余人)。
四渡赤水时期
1935年1月24日土城战役开始至1935年5月9日渡过金沙江。
红军共歼敌1.8万余人,俘虏8000人,缴枪数千支,战斗减员1万余人。
1935年2月10日扎西整编,中央红军共3万余人,红1军团2个师9000多人,红3军团4个团9000多人,红5军团3个团5000人,红9军团3个团3500人,中央纵队3000多人。
1935年5月9日渡过金沙江时,红1军团不足7000人,三军团4500人左右,五军团不足3000人,九军团3000多人,中央纵队3000多人(干部团800人),全军合计2万余人。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1935年6月12日会师。
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后,翻过雪山,全军兵力2万人。
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拨给3个团3700人,红一方面军补充给四方面军900多干部和政工人员。
陕甘支队北上
1935年9月10日凌晨,中央红军单独北上,仅剩下红1军团、红3军团、中央纵队和部分红军学员。红5军团、红9军团以及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参谋长等未能一起北上。
1935年9月20日,北上红军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3个纵队10个大队(团),7000多人。
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只剩下6800多人。
中央红军长征历时一年,跨越11个省,共25000里,出发时8.6万多人,沿途多次征兵,长征后不到7000人,减员超过10万人。
1935年11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恢复为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5军团、红1军团(红3军团合并)共1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