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谁会心甘情愿把自己打拼一辈子的事业,无偿捐赠给国家呢?

在上个世纪50年代,董竹君便将自己打拼半生的心血,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并且赠送给祖国。

一家饭店从私有变成国有,她最大的梦想是这家饭店能够成为中国接待外宾的一个地方,让外宾也能对中国刮目相看。



她的愿望实现了!在捐赠给国家后,这里作为主要对外接待的地方,迎来一次又一次大的外宾接纳仪式。

可她却因为年迈的关系竟然被“除名”,失去在锦江饭店的全部职位,这可把她气坏了!

她不愿意自己和众多员工的努力化为一张白纸,96岁的她依旧在四处奔走,只为留下一个职务,一个证明她为锦江饭店出过力的证明。



96岁还在四处奔波

1986年,是锦江饭店成立50年的纪念日,董竹君看到的消息却是成立35周年。

时间的差别,代表着她为锦江饭店做出的一切努力都被覆盖。

成立锦江饭店的时候,她为此做出太多的努力,自己带着100多人,辛辛苦苦支撑起来,研究出那么多的新菜品。

可凭什么从私有变成国有后,她连自己的一个创始人身份都没有了呢?

那一刻,董竹君气愤不已,开始四处奔波游走,想要再次进入锦江饭店寻得一个职位。

她不是想要再次掌控锦江饭店,只是不想自己和100多人的努力不被看见!



家里的亲人知道她的想法后,纷纷劝说她不要去找官方的人。

她都已经老了,晚年该是享福的时候,再去讨要一个功名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锦江饭店是她自愿捐赠给国家的,国家拿去使用后,把她的资料完全覆盖,又有什么错呢?

但那些人并未经历过她所经历的岁月,哪里懂得她对锦江饭店的热爱和心思,遭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她是难以忍受的。

这一奔波就是十年时间,一直到96岁她依旧四处游走,想要证明自己才是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可当时的官方人士换了一批又一批,早就不知道她是谁了。

幸好,在生前的最后一年,她有幸相逢曾经和她多次聊过的一位官方人士。

对方听闻她的遭遇后于心不忍,随后不久,官方便更改锦江饭店的创立时间,并且把创始人的名字从政府变成董竹君。

这一改变,才让董竹君的光辉岁月得以流传下来,让更多后世人知道她的故事。

董竹君为什么独独对锦江饭店如此在意呢?这要从她进入青楼开始说起了......



青楼女子嫁督军

董竹君,父母都是普通人,在这个乱世中他们全家人都遭遇不幸,父亲死了,弟弟和妹妹夭折了。

而她也被母亲卖给青楼,做了三年的“清倌儿”,只卖艺不卖身。

她明白,一旦进入青楼就不可能真的清白,为了让自己脱离苦海,她给自己找到一个脱离苦难的丈夫。

当时,夏之时是四川省督军,因为一次逃难进入青楼,见到董竹君后要求她救自己,董竹君见到对方相貌堂堂,便觉得不是坏人,便救了他。



夏之时虽然是军人,但不是粗人,他也十分喜爱文学。

见到董竹君眼中有诗书后,更是觉得她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子,便怂恿对方逃走。

年满15岁的董竹君,趁着战乱的时候,在夏之时的帮助下离开青楼,最终嫁给他为妻。

婚后前面四年里,她并未生儿育女,而是去上女子夜校,仅仅4年便拿到高中学历,可她在婆家生活很不幸福。

婆母嫌弃她在青楼待过,纵然才情不错,也只能当一个姨太太。

为此她只能更加勤奋地学习掌家,招待亲友、教侄子们读书,做起生意,让婆母看到她的优秀之处。



可惜,董竹君虽然被婆家人接纳,并且生下三个孩子,可丈夫却因为贬职的关系,意志消沉总是沉溺于麻将馆里。

董竹君苦守三年时间,也没有见到丈夫回头,不顾婆母的劝说,她独自带着孩子们去了上海定居。

然而,她一介女子难免被人看轻,在上海奔波的日子里,她毫无作为。

若不是家里的亲叔叔们厚待她,给了她一个傍身的地方,她可能连维持生计都难。



也是在这里,她邂逅一位富商,对方欣赏她的干练,愿意投资她。她拿到第一笔钱,便是开了锦江川菜馆。

后来,这个人知道她曾经是督军夫人后,更是大肆宣传,让她声名大噪。

有一次,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也来吃饭,可他们却等了十多分钟也没见到菜,董竹君上前道歉的时候,抓到一次机遇。

董竹君的大气和明媚,让杜月笙十分欣赏,得知她还想要开一家茶室,便果断投资!



半生心血在锦江饭店

1936年,锦江茶社开业,背后有杜月笙等人的帮忙!

董竹君作为女老板自然要抛头露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董竹君所在的租界也被占领,不过,日军碍于各国的人都在这里汇集,不敢随意地杀人。

然而,董竹君却考虑到孩子们的生活,便在一些黑帮大佬的帮忙下,到海外避难。



1945年,董竹君再次回到上海,此时的前夫已经离世,婆母一家不知所踪,而她却再次挂牌锦江饭店。

曾经的贵人杜月笙也已经年迈不掌权,不过她并未灰心而是继续奔波游走,再次把锦江饭店经营起来。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她见到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到中国,但此时的中国却没有一家大型的饭店。

思考万千后,她就把自己创立的川菜馆和茶社合二为一,成立起锦江饭店!

除此之外,她还把自己赚到的15万美元,全部捐赠给国家,用于运营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的起起伏伏,便是她这一生的光辉,从30年代到50年代,她为了锦江饭店心力交瘁过,也无限风光过。

可没想到,她在把锦江饭店捐赠后,却有人嫌弃她做过督军夫人。

不仅让她参与到锦江饭店的运营,甚至到最后直接把她名字除去,这让她如何心甘?



结语:董竹君是在多次浩劫之中挺过来的,但她的重生却是从开启锦江饭店变得不一样了!

这家饭店不仅仅是她的事业奋斗之路,更是她为了国家努力的一个见证。

只是遗憾的是,她纵然心中爱着夏之时,然而一别离便再也没有相见过……

50年代,她得知夏之时离世消息后心痛难忍,却也只有些遗憾,埋怨竟然全部消失。

他们错在生错时代,而非遇错良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