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闵行区检察院携手MIP(知识产权一站式保护平台)成员单位以及上海南虹桥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举办“虹桥启梦·法治护航”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综合履职基地成立暨MIP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发布活动。

检察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综合履职基地当天成立。基地将立足“全链条护企安商中枢”“全周期知产保护高地”“零距离司法服务驿站”“长三角协作互联枢纽”四大核心职能,在严打涉企违法犯罪、打造创新保护引擎、涉外保护一站式枢纽、法治副园长机制升级、区域治理规则共建等检察综合履职方面形成常态化、全方位服务保障。

闵行区检察院还发布了《服务保障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工作举措》,自觉对标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和最高检《“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监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要求,从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知产保护、提升司法服务水平、深化区域协作等方面着手,通过开展牟利性职业索赔惩防、加强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监督、强化涉外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构建“一区一品”检察服务特色矩阵、跨区域司法协作联动等13项举措,进一步助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

当天发布的《2024年度MIP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显示,2024年闵行区检察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89件379人,案件数及人数分别同比上升28.6%、24.7%。开展行刑反向衔接40人,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推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5件。

白皮书指出,2024年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商标类刑事犯罪案件仍占主位且涉民生领域品牌增加,利用网络实施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现象突出,犯罪团伙化、链条化、复杂化特征明显,充分保障中外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落实平等保护理念。其中,2024年闵行区检察院审结的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侵犯商标权类犯罪为主要案件类型,合计占比约92%。随着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泛化,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等网络空间实施侵权犯罪行为愈加严重,闵行区检察院受理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案件占比40%。

原标题:《闵行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主要案件为侵犯商标权》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鲁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