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因为越南肆无忌惮侵占我国领土,我国忍无可忍展开了自卫反击战。

在这场战斗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其中一个十八岁的新兵,在入伍只有52天的情况下,居然立下了一等功。

这个新兵后来怎么样了,他获得了什么样的军衔?



新兵入伍,训练枯燥

这个新兵叫唐立忠,是我军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

唐立忠出生在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穷困,别说吃饱了,有东西吃就是好的,甚至有的地方还得吃“观音土”。

在那时候出生的孩子,能活下来是非常幸运的。



唐立忠有一对非常爱他的父母,即便家里没什么钱,但他的父母还是坚持让他读了几年书,最后实在供不起了才让他辍学。

对于他们村子来说,这样的父母是非常少的。和他同龄的人,基本上五六岁就要下地帮忙干活,十来岁就是壮劳力了。



不过他虽然读书,但却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从小就非常孝顺,小时候放了学,他总是跟在大人身后,或者带个小板凳,或者带个水壶。

每当大人们累了或者渴了的时候,他总能及时将大人需要的东西送过去。



等到他大了一点,放学后总要去地里帮忙。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兼顾学业,也能看出他平常的刻苦和努力。

高中毕业之后,他回到老家开始务农。然而读过书的他并不甘于务农这样的平凡生活,他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



当时为国家做贡献的渠道就那么两个,要么去车间当工人,要么就去参军。对很多人来说,第一选择当然是当工人。

当工人有工资,而且工龄够了还能分房子,实在是一个美差。他是高中毕业,完全有资格去考试当工人。



对家里人来说,他们也希望他去当工人。但他并不想去当工人,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要去参军。

当时和现在可不一样,我国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的地步。

当时我国的处境并不好,而且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导致周边的小国也都觊觎我国国土。



就像当年的印度,号称世界第三,频频在边境滋事。最后我军迫不得已自卫反击,差点打到他们首都去,让他们安生了几年。

然而到了七十年代,越南又开始在边境蠢蠢欲动。其实在早年间,我国和越南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关系变迁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越南还处于战火中。当时和越南交战的是法国,越南曾经是他们的殖民地,后来在二战中被日本占领。

等到二战结束之后,按理说越南就能独立了,但法国并不想放弃这片地方,他们想继续殖民这片土地。



然而经过二战之后,独立的思想根植在越南人的心里,尤其是越南革命人士的心里。在越南革命者的领导下,独立战争打响了。

但越军的战斗力怎么说呢?和我军完全不能比。在占据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奈何不了法军。



胡志明看这也不行,只能向我国求助了。胡志明是越共领导人,在二战的时候曾经流亡我国,和我党不少人建立了友谊。

他对我军的战斗力有很深的印象,所以他想请求我国出兵越南,帮助他们打独立战争。但我国此时要抗美援朝,没办法出兵。



不过既然人家都求上门来了,我国自然不会视而不见。毛主席将陈赓派到了越南,让他帮助越共打这场独立战争。

不仅如此,我国还专门派出了军事观察团,帮助越军提升战斗力。在我国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打走了侵略者。



然而法国走了还有美国,美国扶持了南越政权,越南再次陷入到内战中。而且美国不仅扶持了南越,甚至还出兵帮助南越。

北越再次向我国求援,而我国也再次对他们伸出援手。可以说,如果这两次没有我国援助,就没有如今的越南。



但我国支援了他们之后,他们给我国的报酬是什么呢?是驱逐华人、华侨,是侵占华人、华侨的财产,是在边境蠢蠢欲动的军队。

我国想和对方谈判,想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谁知他认为这是我国怕了他们,居然拒绝了谈判要求。



没办法,他们既然只想用武力解决问题,我国自然也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

所以从1978年以来,我国就在加紧备战,同时也在扩大军队,鼓励青年参军。唐立忠当年18岁,得知当地正在征兵,立即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参军。



当时和他一起报名参军的,还有同村的22个同龄人。但部队的选拔严格,最后只有六个人合格了,剩下的人都不合格。

正式进入军队之后,唐立忠才发现,军队的生活其实和平常也没什么不同。作为新兵,他们每天要做的就是训练。



战场立大功

训练都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非常枯燥的。他的身体素质不错,在部队的训练适应的也很好,上级都是他是一个好苗子。

然而他不过是训练了一个多月,对越自卫反击战就开始了。虽然他只是一个新兵,但他也是要上战场的。



之前为了能让他们适应真正的战场,所以训练强度很大,导致唐立忠的心一直绷得紧紧的,到了战场之后,他也没时间休息就要开战了。

越南敢向我国挑衅,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中越边境多是密林地区,而越军在这里利用山地游击战,曾经击败过美国。



所以,在越军眼里,我国自然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战斗刚一开始就非常激烈,敌人不仅对当地的地形十分熟悉,还修建了很多地堡和暗堡。敌人躲在地堡里,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让部队能顺利前进,唐立忠所在的部队被授予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炸掉敌人的碉堡。



也就是这场任务,让这个入伍仅52天的新兵立下了一等功。

作为一个新兵,炸碉堡的任务本来不是唐立忠的。但当时我军被敌人火力压制,部队前进得非常艰难。

在这关键时刻,唐立忠一把抱起炸药包,毫不畏惧地冲向敌人的碉堡。



敌人的子弹从他身边擦过,他却毫不畏惧,一往无前向前冲。

在他的带领下,部队一脸炸掉了三个碉堡。在炸第三个碉堡的时候,他因为用力过猛,将拉火管的木柄拉断了。

眼看大部队就在后面,他毫不迟疑,用牙齿咬住铁丝拉火。



然而这次敌人的暗堡非常坚固,炸药包只炸出了一个小口子。唐立忠当机立断,自己爬到暗堡顶上,将炸药包的引线切短之后,从缺口投入暗堡内部。

敌人的枪声停了,大部队前进路上的阻碍也都被清除了。他也被授予了“爆破英雄”的称号。



战斗结束之后,他载誉归来。不过他并没有沉迷在荣誉中,反而一直在提升自己。

他后来前往军校深造,并且在1989年的时候成为了营教导员。在这期间,他还两次荣立三等功。

2015年的时候,他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唐立忠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无畏精神,也将鼓舞着每一个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