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的奇迹缔造者们。
文|毛巾
编|陈梅希
只需要十分钟,家里坏掉的洗衣机和烘干箱就能恢复工作,发不出响声的耳机、音箱、收音机也能重新播放音乐,不通电的电饭锅和空气炸锅又能制作出美食……当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时,我们也许会认为自己遇见了一场微小的奇迹。
山东临沂的宋金波,便是这些“十分钟奇迹”的缔造者。一个个十分钟,组成了他的每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比起他的本名,宋金波的抖音账户和业界绰号更加为人熟知:他便是被誉为“家电华佗”的@超越家电维修。
宋金波的维修报价多在十几元到几十元间,来这里找他修理电器的老客户和看他工作vlog的观众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他妙手回春的修理技术。但宋金波自己坦言,他并没有网友想象得那么神奇,即使已经从事了20余年家电维修,面对自动咖啡机这样相对较新式的电器,他也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宋金波在维修ccd相机
我们越受益于技术社会的便利,就会对越来越多的奇迹习以为常。当你来到一座港口,看到堆叠整齐的货运集装箱时,总觉得它们是自然而然就卸在那儿的。殊不知,轮船的进出港也绝非易事,为了引领船舶,港口要配备专门的引航员(或称引水员、领港)一职业在全国的从业者,仅有2500人左右。
抖音生活记录创作者陈百泉(@你肥你先吃)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上百万人通过他,第一次了解到引航工作的趣味与难度。
将一艘轮船接进港口,陈百泉要先乘坐引航艇靠近轮船,接着爬上从轮船甲板垂下的几米到十几米高的绳梯登船,登船后,他需接管部分轮船的控制权,再综合潮汐、风向风力、自己与周围船的航向、位置、船速等数据,和船员合作让船舶安全靠岸。
轮船离港时,陈百泉还要以相反的步骤,重复同样的动作。
陈百泉登船时爬上绳梯
陈百泉在驾驶室内指挥
这是一份不分昼夜的工作,即使凌晨三四点,引航员接到电话后也要立即出发;这同样是一份危险的工作,迎风击浪是这个职业必须面对的日常。
当陈百泉将又一艘轮船引领进泉州港时,几千公里外的公路上,雨豪所在的车队,正载着大件机械设备在公路上徐徐前行。
和港口的货箱一样,大型变压器、发电风车也不是本应出现在它们所在的位置的——它们的安装、运输过程同样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工业的奇迹。
90米长的风车叶片如何经过3800公里路程,穿越最窄处只有几米宽的山路,从内蒙古包头运送到西藏日喀则?300吨重的变压器该如何抬起、移动与远程运输,又不至于损坏道路和桥梁?抖音创作者@雨豪(镖师)纪录片式的路拍vlog都给出了详细的答案。
风车叶片在运输途中
运输变压器的特种车辆转弯都非易事,必要时还会拆除红绿灯与收费站
奇观伟大,却常常掩埋其建造者的功绩。除去记录运输过程的不易,雨豪也会将镜头对准大件运输工人的衣食住行。不需要多少溢美之词,将工人们的工作如实记录与展示,本身便是最好的赞美。雨豪(镖师)的vlog多在十几分钟左右,每一条都详尽地还原了运输工人一个工作周期的生活全貌。点进他的作品,像翻开了一本社会学手册,也像在读一封写给劳动者的朴实情书。
从事其他或相关或不相关行业的观众,都乐于在雨豪的评论区下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各领域的一线劳动者,在这里产生了互动与共鸣,也成为了彼此的慰藉。
现代社会是一张细密的网,这张网是建立在不同行业劳动者的一次次穿针引线上面的。而我们长期处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难以直观地体会到其他“网上邻居”们工作的重要性——就像每一次早高峰坐地铁通勤时,很少有人知道几个小时前就在他们的脚下,一群被称作“轨道医生”的地铁维修工人,正用锤子一寸寸地敲击钢轨,检查着轨道健康,保障着整座城市的出行安全。
抖音创作者@陈长安便体会了“轨道医生”的一天。凌晨0:40分,他与巡检工人赵鑫一起开始了工作,他们要负责北京16号线地铁8公里长的路段,并要在地铁恢复运行前完成检修。这个工作日,他们发现了一条松动的轨道螺栓,把它重新拧紧后,便为几十万人消除了一个微小的隐患。
这8公里的路,阿鑫已经走了十年。他和他的同事们,不知在夜里已将北京的地下路网走了多少遍。是他们和驾驶员、调度员、站务员等等岗位一起,联结起了城市的每一个节点。
阿鑫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
同样在黑夜中与时间赛跑的,还有铁路维修工人们。在@一只瓜子儿的记录镜头下,“铁路上的外科医生”正趴在地上观察轨道的平整度,也有人拿着仪器给钢轨做起“心电图”。他们是我们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上平稳舒适的真相。
铁路形成了城市内的网格,飞机则串联起城市之间的天空,串联起我们的离去与归来。飞机机长,便是在航空业这个精密系统下最为重要的岗位之一。
中国网友的美国老朋友,抖音生活记录创作者@郭杰瑞Jerry 刚拜访了东航C919型机长王浩,并一起进行了模拟飞行,深度了解了机长要为一次安全的起飞与降落所做的筹备。郭杰瑞了解到,为了保持充足的精力,即使是假期,机长也需要对自己的运动与作息有严格的管理,才能在工作中向旅客提供保障。
郭杰瑞与机长的合影
劳动节前,我在抖音上还看到了大量记录自己所在行业的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分享,上述提到的仅仅是很小一部分切片。
我所见到的专业工作越多,就越是感觉到生活中的平凡一日有多么来之不易。五月天气转热,全国各地都比往常更需要冷气,或许你我都知道空调安装与维修这一职业的存在,但倘若不是站在那些挂在楼壁上高空作业的“蜘蛛人”的视角,便无法看到一座城市真正的全貌。
@空中飞人亮锅的作品常看得人手心冒汗
没有这些劳动现场的第一视角,我们不会知道闷热的驾驶室会让塔吊司机(@塔吊于野)一个上午喝掉多少水;也不会知道扛楼工人(@扛楼战神波哥)午餐要在盘子里加多少斤米饭,才能让那些碳水的能量供应他扛起150斤重的砖头走上300个楼层。
关注了于野和波哥很久的人,也能一同分享他们用汗水浇灌的喜悦:开了十一年塔吊的于野5月5日就将和女友举办婚礼,单亲父亲波哥通过扛楼已经为女儿攒了七十万的嫁妆(天知道那是多少砖头)。
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之一,便是一个劳动者得到了他应有的回报。
于野用塔吊的钩子取外卖
150斤重的砖,波哥一天大概要扛100摞
在抖音上的大量劳动者画像中,有一支女性维修队引起了我的关注,她们是@强记女工。在承接平日的安装与维修订单之外,她们还组织了女性电工班,希望帮助女性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到动手的乐趣,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名女孩参与了强记女工举办的基础电工学习课程。
在女性从业者相对较少的行业中,女性的贡献常常难以得到展示与宣传,这也让很多面临职业选择的女性,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大部分探索该领域的野心和信心。
而我惊喜地发现,正有越来越多女性愿意去展示她的职业与专业的一面,也愿意这一面被看到:无论是在加拿大冰雪中驰骋的货车司机@胖虎Yvette,不时讲一些冷峻的“地狱笑话”的殡葬行业从业者@汤木檀泽,还是在沙漠里扛着器材奔波的录音师@王笑亲的亲,用酷似开碧根果工具的器材开头颅的法医@向琴琴……在各行各业,没有人可以再忽视支持整个社会运转的女性力量。
此外,还有很多小众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从事的职业本身便成为了独特的创作素材:
为宠物举办葬礼的@宠物殡葬师英俊,工作时全身戴满传感器的动捕演员@曦曦鱼SAKANA,把岩石和泥土墙壁当成画布的壁画师@卢蔺……在展现自身职业独特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年轻人提供了未来更多的择业可能。毕竟,当十几年前在美剧里看到上门代遛宠物的服务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行业在如今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遍地开花,不再是一份小众的工作。
当我们还没有去选择或更换职业的决心时,其实也可以不那么着急打开新行业的大门,而是借着“职业体验”的窗口先去一窥里面的究竟。从电网巡线员到火车乘务员,从夜市摆摊到横店群演……抖音上,@江汤锅底、@小徐霞客、@小石真探等记录者,就一直在通过体验百种职业,来品味人间百态。
也许,只有看到尝到更多行业的酸甜苦辣,我们才得以真正对一份职业的存在报以尊敬与理解。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抖音联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起“光芒闪耀的你——100位抖音发光新职人”的活动,邀请创作者去各类单位体验不同职业的一天。过去几天内,已经有很多抖音创作者在全国各地陆续上岗,他们去体验了消防员、缉毒民警、铁路维修工、文物修复师等职业。
抖音上的职业,远远不止100种。这些可爱的劳动者们让我们看到:无论身处千百行中的哪一行,每一行的你,自在发光。每一天,我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维护着日常的秩序,实现着生活的奇迹。小时候当英语老师问我们长大要从事什么职业时,答案有医生、有律师、有科学家、有警察,但鲜有人回答“worker”。巧合的是,无论答案是什么,最后我们都成为了worker.
劳动者是你,也是我。今天是属于我们的节日。最后,就请问心无愧地收下这声祝福:祝你,祝我,祝我们节日快乐。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