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历四月初四,其实很多人第一反应,未必能准确地说出这是哪个节日。但在河南卫辉、淇县一带,那天家的院门前会多出些香火烟气,还有孩子跑来跑去的声音。老人们口中反复念着“拜文曲星、敬文财神,添才添福”,这个名头,听来的亲热又庄重。这一天,是“文曲星君”——比干的诞辰,也被民间称为“文曲诞”、“比干诞”。传说比干为商王朝的忠臣,一生直言进谏,最后以死明志。后来,他被封为司掌才华与财运的文曲星、文财神,千百年来庇佑着读书人和做生意的百姓。


关于比干,你熟悉的是课本里“七窍玲珑心”被挖的悲壮,也许还看过《封神榜》里那场惊心动魄的牺牲。其实从春秋到今天,祭比干、拜文曲星的传统,一直未曾断过——它成为中国人对忠义和聪慧的乡愁,也是一种别致的家风仪式。饭桌上的素面、案前的素糕和点心,不光用来祭祀,也承载着对家人的祝愿:求个头脑灵活、事业红火。

每逢四月四,你家会不会也有人悄悄提醒:“今天是文曲诞,记得给孩子剪个头发、吃碗长寿面,顺顺当当过一年呀!”民间小节日,藏着生活最温柔的诗意。


忠臣比干的传奇一生

早在三千多年前,比干作为商朝的王族,位高权重,却一直以直谏闻名。他提出让百姓减赋轻徭、休养生息,商王帝乙、帝辛都离不开他的辅佐。可惜纣王听信谗言,妄杀忠良,比干“剖心以谏”,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烈士,这一段可谓铁血柔肠。

《封神榜》另类神封与“无心财神”

民间流传,比干去世后,感动天地,被姜子牙封为文曲星,司文昌,执掌书运和仕途。玉皇大帝见其能力卓著,又封其为“财神爷”。比干“无心无欲”的形象,正好暗合“办事公道、财源公正”。自此,生意人、读书人都供奉他,求才求财两不误。


林氏由来,根在比干

比干死后,夫人妫氏怀孕逃难,后生下男孩“林坚”,因长林而得姓为林,比干也成为林姓的始祖。如今两千万林氏后裔,每年四月四都会有比干公诞祭祀,从河南传到南洋世界。这也是中华家族认祖归根的重要纽带。


千年传承的“文曲诞”仪式

卫辉、淇县每年都会张灯结彩,祭祖祈福,海外林氏宗亲也赶回来寻根问祖。2006年,比干祭典被列为省级非遗,已然成为一场穿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盛典。有人说:“无论文功武勋,还是生意红火,这天都该拜文曲星,讨个春天的彩头。”

忠义与睿智的诗意流转

文曲星下凡,既代表正直勇敢,也象征书香才情。古人会在此日点起灯、燃香,写诗题字,许下“才高八斗、禄运长远”的愿景。草木青青,灯火通明,要才气要财气,一并齐来。


5吃·文曲诞的桌上好味道 1. 添才素面

四月四这天,家家都要煮上一碗素面。面条顺长,象征人生道路顺畅,事业有头有尾,也是对后辈的耐心期盼。

  • 寓意

    :思路开阔、学业进步、仕途顺利

  • 营养

    :手擀面配应季青菜,补充碳水和纤维

  • 简单做法
    • 用料:面粉、菠菜叶、盐、葱花

    • 步骤:面团揉匀擀薄切细,下锅煮熟,加香油、葱花、清汤拌匀即可。

  • 升级版
    • 温水和面,面团中加点南瓜泥,煮时加豆腐丝与番茄块,美味又养眼。

一碗清素面,寄望孩子头脑清明,心事顺适。


2. 元宝糕 & 素馅点心

文曲诞桌上,元宝糕、糕团不可少。“糕”与“高”谐音,元宝形取“招财进宝”。

  • 寓意

    :增福添财、前程似锦

  • 营养

    :糯米、莲蓉、豆沙,能量满满,甜蜜美好

  • 家常做法
    • 元宝糕: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团,包入豆沙、枣泥,捏成元宝状,上锅蒸熟。

    • 素点心:面粉、南瓜泥、白糖调匀,蒸小饼,热吃清香。

孩子手里的糕团,也是一种年年有余的心意。


3. 红枣花生粥

饭桌上一碗红枣花生粥,真有说不出的吉利。红枣寓意“早得贵人”,花生是“生生不息”,一碗喝下去,盼望人丁兴旺、平平安安。

  • 寓意

    :家庭美满、早生贵子

  • 营养

    :补血养胃,助消化、补能量

  • 做法
    • 大米、红枣、花生同步下锅,小火慢熬,粥软香稠即可。

饭香四溢,最是团圆。


4. 五谷杂粮饭

五谷杂粮,象征五福临门。商朝推崇五谷,许愿百业兴旺。

  • 寓意

    :五福同降、事业昌隆

  • 营养

    :粳米、糙米、玉米、黑豆、燕麦、红豆粗细搭配,益气健体

  • 做法
    • 杂粮混合淘净,泡水1小时,高压锅蒸熟。米香扑鼻,口感有层次。

热乎乎的大锅饭,当年比干辅国励精图治,就是这份民生心。


5. 春日时令果盘

草木生发,春光正盛。大人备一盘苹果柑橘等应季水果,与家人共享,取平安、圆满吉意。

  • 寓意

    :生活甜美、日日平安

  • 营养

    :维生素丰富,增强体魄

  • 做法
    • 苹果、橙子、枇杷、桑葚、新鲜切片盛盘,沁人心脾。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一盘果香散去所有奔忙。


二做二忌:文曲诞的讲究 2做


  1. 早上焚香拜文曲星

    • 清晨起床,在家门、书桌或祖先灵前焚香一柱,叩拜文曲星公,许下心愿。有人在小书桌边贴“一心向学,文曲照身”字条,鼓励孩子用功。

  2. 点心灯祈福

    • 傍晚时分点红灯,象征心明眼亮。家长们有的会陪孩子写字作业,寓教于乐。这一天给孩子理发、换新衣,意为去除旧气,迎新福。

2忌
  1. 忌口出恶言、忌争吵

    • 全家保持和气、言语温和。坊间有说:四月初四忌骂忌怒,才能“文曲降临、保佑聪明”。

  2. 忌食腥荤

    • 饮食以素为主。比如不杀生、不吃牛羊猪等红肉。素食寓净心修身,正气自来。

民间小细节讲究,是大人对生活的耐心和仪式,也是给孩子的温柔启蒙。有时一句小小叮咛,便是一家人安稳顺遂的心事。


比干的名字,从忠烈到财神、从诗书到饭桌,辗转千年,还依然走进我们的日常。那些祭香、素面、花生粥、小蛋糕、点点颂词,不只属于古人,只要还有人惦记着善良、正直和智慧,这份味道便不会散去。

孩子学业要努力,长辈也要安好,生意人渴望红火,小家庭守住安宁。这些愿望,并不神秘。比干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能坚持正道,能为家人留一份爱惜,便是好人生。如果有一天,中国再无文曲诞,桌上却还有一碗素面、一锅五谷饭,便是最真实的“文曲星”在人间。

“灯火簇新春,素面寄初心。”
“凡尘有宴非尘事,岁月无声入心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