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上一户一宅。以前实施的不太严格,但今年开始,这个政策执行力很强。但农村孩子长大成人之后,总要有自己的家啊,在农村又不像是城里有商品房卖,该咋办呢?很多农民就想着通过分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020年农村宅基地政策变化很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户一宅的贯彻执行。一户人家只能拥有一处住宅,一户多宅符合分户条件的,是属于合法的情况,于是一些人就想通过分户来解决问题。那孩子长大之后,没有地方盖房子了,能分户吗?有什么条件和手续呢?



现在农村分户越来越难了,手续也较为复杂。不仅需要身份证、户口本,还得有相关财产的信息,例如不动产权证等。分户的申请需要盖两枚公章,分别是村委会的初审章和派出所的调查核实章。只有在两章齐全情况下,才能办理分户。

那什么条件才能分户呢?像是婚姻关系发生变动,分户人员有自己的独立房产,是可以分户的,但审核手续很严格,过审率很低。



总结起来,在农村准许分户需要具备这些条件。第一,生活上拥有自己的住所;第二,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才可以,因为独生子女家庭可以采用继承父母宅基地的方式,不必分户;第三,申请人必须年满18周岁,在经济和生活上自给自足;第四,对于采用“假离婚”达到分户目的的,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而以下3种情况,在农村是禁止分户的。

第一种情况: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取消了农村户口,改为了居民户口的,目前还没有该类型户口的分户政策,是不能审批的。

第二种情况:涉及规划拆迁地区的,是不准许办理分户的。因为拆迁时候涉及补偿问题,补偿又是按照户和宅基地等综合测评的。

第三种情况:已经实际拥有了多处宅基地的,禁止申请分户。



关于农村的户口,现在有点越来越香,有那么一点“香饽饽”的意思。曾经有很多农民因为工作或者上学迁出了自己的户口,现在或者工作不如意,也或者想重新回农村创业,就存在这么一个问题,农村户口迁出后,还能迁回吗?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村委会同意!以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把户口迁回老家为例,这样户口就经历了一个从“非农业户口”再变成“农业户口”的过程,要首先经过当地村委会同意接受才可以。其实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外出务工原因迁出的,在迁移户口前,一定要确保当地村委会会接受,不然户口肯定是迁不回来的。



那么村委会同意之后,就一定能迁回了吗?也未必!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就读大中专和技工院校而“农转非”,毕业后工作回原籍的。

其次,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一方在城镇没有固定职业,并且在农村居住和生活。

再次,没有结婚的未婚人员,并在城镇没有固定的职业,也没有固定的住所,在农村跟随父母居住。

第四,在农村分有宅基地且已经盖好房屋,有固定门牌,且在农村居住的本人、配偶、子女,在城镇没有固定工作的。



第五,在原征地办理了就地“农转非”,现要求“非转农”的。

第六,已经挂牌“村改居”的村委会,是不能办理“非转农”迁入的。已经规划,或者计划规划“村改居”的村委会,只办理上述前三项人员的“非转农”迁入。

最后,退伍军人、武警、士官以及符合条件的现役人员,户口允许迁回原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