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7
题记:无论老董小姐还是小董小姐,虽是近日热搜话题,但马哥不想多议。议也白议,还是先搞好自己的生活建设再说
我不随便跟着别人沟子打和声,也不随便唱衰。
我以眼前为实,好不好,兄弟。
到处都在说餐饮店倒闭了多少万家,还搬出某某餐饮协会的统计数据。
某协会说过这样的话吗?我怀疑。有些自媒体为论证,总能拉虎皮。我不信。
就在重庆,无论沙坪坝还是黄泥塝,所有餐饮店都爆得很。
一句话:五一前,都在吃。
敢来吃的,中青年和老头老太各占一半。
按说,中青年才是消费主力。
但如今,真正的消费主力是老头老太。
老年人有钱呗。
很多老头都是想得非常通泰的人了。
以至,五一前去吃了多场大酒,都是老头坐庄。
有些老头圈子是轮流坐。有些老头不轮流,想吃了,吹哨子,不就是个钱吗,老子有。
昨夜,又去吃了马哥的大酒。沙区七十二行酒店。
马哥,马小平,和我一样,胖子。
马哥是我大学同学。和我一样,曾去云南支边。我在景洪1团,他在勐腊6团。
他是重庆三中(现南开中学)毕业的。
三中的支边崽儿,我见过几个豪爽人。今天只说马哥。
昨天夜宴,马哥准备了2瓶飞天茅台,2瓶20年的拉菲。
不算菜钱,光酒就起码上万了。
马哥是老板吗?不是。马哥是有钱人吗?不算。
马哥只是一个中学退休的普通干部。业余炒股也输过、也赔过,但总体是100个人中间能赢的那一个。
马哥深知一辈子,没得哪个人能把钱用完。
那又何苦抠抠索索、紧紧巴巴过余生呢?
且,马哥把仁义看得重,把情义看得重。
重庆谑语中的“钱个嘛,纸个嘛”,在他那里得到最通透的体现。
该吃吃,该喝喝,该游游,人老了,钱不就是用来消费的吗?
菜上来了,酒开起了,蜡烛点上了。
马哥大声说,“70,我也不老!我也想活到100岁!”
这样的心态和笑声,不喝也是醉了。
马哥并不是醉生梦死之人。他关心时政、关心经济,包括近日上热搜的老董小姐和小董小姐,但他不想多议。
他知道议也白议,还是先搞好自己的生活建设。
法律的归法律,纪律的归纪律。
而自己,必须积极消费,也算为社会做贡献。
我发现,身边,愿消费,敢消费的老头老太们,真的是越来越多了。
读到一个年轻人最近参加了老年旅游团的帖子,很好耍。
他看到了老年团的朝气蓬勃和年轻人的死气沉沉。
他说参加老年旅游团,从睁眼就开始受虐。
老年人的集合时间比早高峰还早很多,五六点集合很普遍,六七点已经算晚。
一上大巴车,发现阿姨们全装出击,叔叔们都打了发胶。
那心情,比章鱼哥见着海绵宝宝还闹心。
十几个小时的路程下来,狗都拆不动家了,叔叔阿姨依然精神抖擞。
年轻人累得脸都不想要了,老年人还在美美拍照。
阿姨们的大行李箱不是白装的,每天一套OOTD,适配每一个风格的景区。
老年人不仅能逛能走超长待机,挑战心肺功能的爬山也不在话下。
雪山上年轻人喘得满地找氧气瓶,叔叔阿姨谈笑风生轻松超车,终于明白啥叫“too young,too simple”。
饭桌上,年轻人夹菜夹不过70岁的缺牙叔叔,自助抢不过一米五的阿姨。
跟旅游团里的老年人聊了几次天,我才发现他们他们的精神气从何而来——
他们是没有精神内耗的一代。
他们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目标没有那么难找。
好好学习就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
好好工作就意味着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哲学很简单:爱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