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看世界
很多退休老头或老太婆的存款,超过50万或近接100万了。
不要跟我说你没有。这事我还是有发言权的。50后或60后,工龄一般都有40年。当工人不算,很多人都混上了个小官或中官(大官不在此列),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他们的收入与年轻人比,不在一个档次。
即便不贪,不搞外快,退休金也算丰厚。
不要和别人比:今年某某处级退休已经拿到一万四了;某某局级已接近二万了。
就和你子女比,他们996着,到手的,有你退休金高吗?
很多老头私下一边嚷着退休金少,一边却开起了大把花钱的星辰大海。
钱,什么叫多,什么叫少?
以重庆为例,一个农村来的孃孃在餐饮打工,1个月也就二三千块。没有五险一金,就这价,你爱做不做。
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民工,干装修、干钢筋工、木工、水管工、泥水工,每天少了350不谈,五六百的也有。
一个月下来,岂不要挣1万多?这是当然。
但请注意,他很可能没有退休金,也可能这几个月有活做,下几个月只能干等。
他们挣的钱是不确定的。
大厂能挣吧,但也在降薪、裁员。
唯有退休老头包括老太婆们,钱是固定的,每年还有微涨。
前一二十年退休的,如今起花应该有三千多,高的能有五六千。
最近几年即使企业退休的,只要工龄有40年,五千起花没问题。
我曾经的老东家西南制药三厂,工人达到五六千,技工能有七八千。
注意,我说的是最近几年,按社平工资算,机关单位一般能有七八千,处级1万出头,局级则更高。
你能说退休金少吗?与年轻人比,真不算少了。
实情是,很多老头已存了不少的钱,但他们仍一边嚷嚷退休金不够,一边换了旧车买新车。
问问4S店就晓得了,如今换好车的,更多的是老头。
毕竟,年轻的富二代早就有了好车,打工的二代有个破车代步就行。
老头们却不。车一定得好,安全第一,大好河山在前面等,出不得事。
且,老头们20年前房价没大涨时就购房了,如今虽说旧了点,但都晓得那只是生前的棺材,一般不用再换,除非天上突然掉下3000万。
因此,车一定得好,奔驰、宝马、雷克萨斯,你到高速路服务区看看就晓得了,从这些车下来的,多银发,他们并不是老板,只是普通的退休老头。
如今的好车也就三五十万,他们买得起,而且,几乎,全是一次付款。
按揭,让银行吃我利息?想得美。
老头们晓得,从60岁到70岁这10年,是晚年的黄金10年,得好好耍一把。
约三五知己出游,AA制,一路过州过府看风景,夜来喝酒吃肉吹大牛,不亦悦乎。
我在河南、陕西所有的著名景区,看到除了年轻父母带孩子游学的,更多的银发族们。
他们珍惜着70岁前还板得动的美好时光。
他们的青春农村、边疆或军营度过,晓得啥叫来之不易。
更有能耐的则自主出国游,不就是钱吗,咱有。
圈里,常能看到他们一群群的,在国外深度游。
都晓得70岁后,太阳西斜了,再远行恐心有余力不足了。
他们明白,得赶紧把丰厚的退休金用出去。既丰富了自己,也为振兴消费作贡献。
反正,用了还会来,直到死都不会用完。
就像我表哥朱利峰反问我:你说城里人,哪个这辈子死之前,把钱用完了的?
而5年前,我战友陈可竹在酒席上给我说,小刀,我已经在做减法了。
问啥减法。他说不看的书籍、不穿的衣物等等,该送送,该扔扔,一身轻。
陈兄那时退休金9000多,每年花半年去武当山习武。他看起来身体最壮实,却于前年走了。
走时,不到70;另一个战友徐裕民兄,也走了,不到70。
而满了70的战友丁惠民、杜仙飞、胡昌月,也走了。
古人说七十古来稀。细想,这话今天也没过时。
活到七十,已然圆满。
再活,就赚了。以至,社保局职员经过观音桥步行街时,看到几百个大妈欢快地跳着,难免牙痒痒的,“妈的,这得活到90几吧!”
老头,不要抱怨,有钱,赶紧花吧!
当然也有老头给我留言说,我没钱,叫拿我啥花。
那我就说句不中听的话,一,你可能退早了,确实钱少;二,你是想把钱给娃们留下来。这都对。这属认知问题,没人劝你。你不花就不花呗,反正钱存银行里,又不会长蛆。
观念相合者请加,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