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时任广东省农垦厅副厅长的危秀英女士前往北京参加全国农垦会议。会议期间,她专门抽出时间前去拜访女革命家蔡畅大姐。

说起来,危秀英与蔡畅交情匪浅。早在红军时期,危秀英在妇女部工作的时候,蔡畅是妇女部部长,也是危秀英的老领导。长征途中,二人都在休养连工作,结下深厚友谊。

危秀英到蔡畅家去,碰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廖志高,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处书记,是专程来拜访李富春、蔡畅夫妇的。

危秀英进门后,廖志高一眼认出她来,兴奋地说:“危秀英同志,你救过我的命!”

可危秀英在脑海中苦苦搜寻,也想不起廖志高这么个人来。廖志高情绪激动,急切地说:“不会错的,是你,就是你这个‘矮子’!”

危秀英笑了,长征路上,她救的人太多,被誉为“救人最多的女红军”,实在对廖志高没什么印象了。不过22年后再相遇,这位被她救下的小战士已经成长为省委书记,也让她很是欣慰......



廖志高称呼危秀英为“矮子”,并不是对她不尊敬。“矮子”是独属于危秀英的外号,连毛主席见到她,也会打趣说:“矮子,矮子,你别走。”

危秀英有这个爱好,是因为她身材不高,只有1米4。她之所以长不高,还是和悲惨的成长经历有关。

1910年,危秀英出生在江西瑞金的一个贫民家庭。危秀英家里穷得要命,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而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为看不起病去世了。

危秀英6岁那年,父亲养不起她,把她送到一户富裕人家当童养媳。旧社会的童养媳和保姆差不多,危秀英小小年纪便担起挑水、砍柴的任务,还经常遭到婆婆的抽打虐待。她吃了不少苦,自然也长不高了。

1930年,红军打到兴国,危秀英听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偷偷剪掉长发报名参军。可征兵处的同志看她身材弱小,不要她,让她从哪来回哪去。危秀英急得大哭,幸好一个同乡路过,对红军说:“她是偷偷跑出来的,把她送回去,婆家非打死她不可。”

红军同情危秀英的遭遇,把她留了下来。报名要写名字,危秀英想了想,给自己取名“危秀英”,填了上去。

1933年,危秀英调到红军总部,在妇女部当干事。那时候中央苏区遭到敌人严密封锁,粮食短缺,危秀英经常吃不饱。时任妇女部部长的蔡畅很照顾她,把自己的饭菜省下来让给她吃。蔡畅得知她的悲惨遭遇后,还教她读书写字,二人虽然是上下级关系,却情同姐妹。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部队出发前,危秀英的父亲又把她给卖了。毛主席听说后,派人把她解救回来,对他说:“矮子,你还是跟我们走吧, 不然,红军走了你还会被卖掉。”

说起来,危秀英和毛主席是老相识了。毛主席到兴国县考察的时候,危秀英是接待人,她烤了一个红薯,分了一半给毛主席吃。

危秀英是中央红军中,随军长征的32名女红军之一。这些女红军,编入干部休养连的有24位。她们分成了三种身份,第一种是贺子珍、邓颖超这样的,她们因为体弱或者伤病在休养连休养;第二种是工作组,任务是宣传革命、打土豪、筹集钱粮;危秀英被安排在政治组,主要任务是抬担架、照顾伤员。

红军长征路上,危秀英负责照顾四名伤员。她虽然个子矮小,但一路上走得很快,刘少奇同志都忍不住劝她:“秀英同志,慢些走!”

长征之初,危秀英雇了一些民工抬担架。一次行军途中,担架队遭到敌人的狂轰滥炸,民工们哪见过这么大阵仗,一下跑了三个。剩下的一名民工没法抬了,向危秀英报告说,自己要回江西老家去。

危秀英没有恼火,而是在隐蔽期间找到这位民工,耐心地和他谈话,诉说自己当童养媳的经历,是红军救她于水火。民工非常感动,不仅没有跑,还另找来三名民工继续抬担架。



部队行进至川黔边界时,一天,危秀英返回寻找掉队的战士。在路边的坡坎上,她发现一个男战士倚着枪像是睡着了。危秀英推了小战士一把,说:“敌人很快要打上来了,快起来!”

“嗯.......”小战士回应了一声,眼皮又耷拉了下去。

危秀英意识到情况不对,俯下身去抚摸小战士的额头。她暗叫一声“糟糕”,小战士额头滚烫,发起了高烧。他长时间没喝水,嘴唇干裂、浑身无力,已然到了濒死的状态。

事不宜迟,危秀英立马解下腰间的水壶,一点点将水喂进小战士的嘴里。在危秀英的悉心照料下,小战士终于恢复了一些神气。

追兵马上要到了,如果把小战士留在原地不管,他必死无疑。危秀英一咬牙一跺脚,把他拉起来,让他伏在自己背上,背着他走。

危秀英背着小战士迈过一道山梁,累得汗流浃背,却还是没能甩开追兵。小战士急了,挣扎着说:“快把我放下!你个子小,会把自己垫进去的,我不能连累你!”



“什么你呀我呀,咱俩一起走!”危秀英要求小战士别动,然后又背又拽,带着小战士连续翻过两座大山,终于赶上了队伍。

小战士活了下来,危秀英又重回休养连,和这名战士失去了联系。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时隔22年之后,1957年她去看望蔡畅大姐时,竟然又碰到了这名战士。她这才知道对方名叫廖志高,已经是四川省委书记了。

廖志高对危秀英千恩万谢,感激地说:“秀英同志,我这条命是你捡回来的,我还来不及对你说一声感谢呢!”

危秀英摆摆手,她救过的人太多,已然记不清廖志高了。长征留给她的最深印象,是蔡畅大姐送给她一袋干粮,朱老总送给他一条拐杖。



说起来,危秀英救过的人何止廖志高一个,女战士邓六金,就先后两次被危秀英救了下来。

红军进入云贵高原的大山时,和危秀英同在休养连的邓六金得了痢疾,不幸病倒了。根据规定,患重病的战士要留在老乡家休养,不能随队了。可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敌人追来后,红军伤员很难保命。危秀英舍不得战友,自告奋勇承担责任,一路照顾邓六金。

长征路上,多一个伤员就多一个累赘,而且危秀英身材矮小,一只胳膊挎着行李,一只胳膊搀扶着邓六金,很快累得气喘吁吁。邓六金过意不去,对她说:“秀英,你把我放下来吧,不能拖累你!”

危秀英断然拒绝,说:“只要有我在,就不会把你丢下!”

在危秀英的照顾下,邓六金终于养好病,能一起行军了。不过在红军过藏区的时候,邓六金吃野菜中毒,又差点丧命。



那是在1935年6月,中央红军抵达川北,与红四方面军短暂会师。红军暂时脱离危险,危秀英也长舒一口气,到藏区做宣传,号召藏民捐一些粮食。

这天,危秀英独自到藏区宣传,一连跑了几个村庄,在一个藏族大爷家歇脚。大爷听说她是红军,立马将家里的牛肉干和烤土豆拿出来,让危秀英填饱肚子。

长征路上,危秀英没吃过一顿饱饭,这下终于有口福了。可她转念一想,红军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己又身无分文,不好意思拿大爷的东西。

大爷听不懂汉语,只好给她打手势,说:“不吃就是瞧不起我们藏民。”

危秀英还是不愿意,借口自己肚子疼,从大爷家离开了。她回到休养连,发现邓六金等三名女战士,以及哨兵、通讯员全部躺在地上,真的痛得昏了过去。危秀英点上灯一看,发现桌子上放着一盆黑糊糊的蘑菇汤,立马意识到这些人中毒了。



眼下哪有解药,危秀英一把抱住邓六金,拿手指在邓六金嘴里一顿扣,终于让她把毒蘑菇吐了出来。危秀英看这种办法有效,又依次效仿,救下了这几名战士。

危秀英不仅是邓六金的救命恩人,还是她的媒人。长征结束后,她撮合邓六金内务部长曾山认识,促成了一段姻缘。

邓六金也一直记得危秀英的救命之恩。2000年,邓六金专门抽出时间到江西看望危秀英。她握着危秀英,眼泪汪汪地说:“危大姐,你还认识我吗?我来看你了!”

危秀英患有老年痴呆,而且重病在身,笑着点了点头。

2005年,危秀英老人在江西病逝。这位被毛主席、朱老总戏称为“矮子”的姑娘,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