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卖地,火了!
白云三宗地,都拍出了不错的成绩:
·衡器厂地块,吸引了越秀、中海、金茂、绿城、国贸、中铁、龙湖、建发、保利置业9家房企厮杀,竞价26轮,溢价21%,最终越秀胜出,成交总价14.15亿,楼面价33624元/平,可售3.8万/平;
·嘉禾望岗两宗,吸引了国贸、越秀、龙湖、保利4家房企参拍,最终都由越秀拿下。
其中:
上午的039地块,国贸、越秀、龙湖,竞价13轮,最终越秀拿下,溢价16%,总价4.8亿,楼面价1.34万/平,可售2.6万/平;
下午的050地块,保利也加入了战局,竞争更为激烈,拍了21轮,越秀成功抢地,溢价18%,总价6.49亿,楼面价1.87万/平,可售2.3万/平+。
溢价率高,是好事。
这代表开发商对后市的预期和看好。
这说明,在地价调整,容积率调整之后,开发商还是坚定看好后市。
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是有的,但是缺一个价格到位,让人上头的项目。
随着今天地块的火热成交,低调的白云,这回彻底藏不住了。
白云的火热,在我看来,有一个关键原因:
白云,挺缺货的。
一方面,是地卖得不多。
2023-2024年,一共也就6宗,还包含安置房、共有产权房等在内,这也导致了全新盘的缺位。
白云,今年到现在就只出了一个全新项目,设计之都的中建·白云之星,还是由旧改孵化而来的。往前追溯,是云悦,再往前追溯,是国贸云上。
供应的主力,还是存量项目居多。
所以一有靓地,连中海都能炸出来。
另一方面,是房子卖得不少。
2024年,白云新房成交面积高达87.5万平,位列中心区第一,也超过了黄埔。
去化周期也在不断缩短,2024年底,是14.2个月,到了今年3月底,缩短到了13.6个月,卖得比海珠还快。
相比其他区域,白云市场确实是内生,但作为广州第一人口大区,产业也足够强劲,又有大力度的旧改推进,并不缺购买力。
而这次捧出的两宗地,一个足够靠近天河,一个在设计之都,板块能级都比较高,且有学铁商、新规加持,质价比高,面向的不仅是区内客户,还有外区,尤其是地铁沿线。
不光是买家,房企也会用脚投票。
接下来,设计之都、齐富路和政通路西侧地块,也陆续要来,白云很快又要迎来下一个高光时刻:
广州设计之都三期AB2603123、087地块,14号线二期鹤南站和2号线黄边站双地铁交汇,且周边有丰富商业、医疗资源,持续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如华中师范大学白云学校;
齐富路北侧地块,位于白云新城萧岗片区,近地铁2号线、12号线、14号线,且周边高端配套汇聚,包括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儿童公园、广州体育馆等,培英中学云城校区和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仅一路之隔。
政通路西侧地块,即原五羊摩托车厂地块,位于白云和越秀区交界,旁边是11/12号线中医药大学站,按照此前规划,容积率低至1.8-2.0。
但这场土拍的关键,还不仅仅在于溢价率高低,其深层逻辑,是政策端,在地块出让时,就通过“硬性”的参数化调控来引导引导产品迭代,倒逼行业品质跃迁。
说白了,就是要做好房子。
这次成功出让的几块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低密度。
容积率,都在3左右。
基本符合5.1要开始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
在这项规范里,广州属于第Ⅳ类建筑气候区划。
住宅用地,高层控制在26层以内,楼高80米以内,建筑容积率3.1以内。
这批地,“提前”对齐了新国标,算是敲响了前奏。
后续挂牌的地块,基本上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走。
广州已经有预出让的地块,重新被打回去调规了,调好了再回来。
今天挂牌的天河航天奇观、番禺钟村地块,容积率也都在3以下。
这场土拍,严格来说是“划时代”的。
以此为界,往前是一抓一大把的超高层,往后都是低密,板楼。
这些都是足以改写楼市游戏规则的指标。
无论是对于地方出让金收入,以及开发商产品规划输出,购房者的居住体验,都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容积率大小,直接决定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开发强度,也是土地财政的核心盈利指标。
一般来说,容积率越高,意味着地价越高(总价),开发量越大,在货值最大化策略的推动下,房企造出来的房子,很多都是30层以上的高楼,尤以市中心为甚。
普通购房者选择空间被严重压缩的同时,也要被迫接受更高的公摊成本,被“吃掉”一部分得房率。
但以前大家都这么干,价值传导链条也没问题,就这么延续下来了,像程序员界流传着那句经典名言一样:
代码能跑就不要动。
住建新政,是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就是要修BUG,打破过去的路径依赖。
新标准下,好房子不仅得房率要高,还要低密,层高3m,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才能符合城镇化中后期,居民进阶的居住需求。
大胆预测,这会给广州带来几个大的影响:
一、土地供应量下降,土地出让金锐减。
不是所有地块,都能,或者说都合适套上新规范,即使可以,重新调规划方案也需要时间,原先的供应计划,赶不上变化。
即使能上,容积率减小,也会导致土地出让金的下滑。
像之前的“回炉”的世界大观四期,虽然单价涨了,但随着容积率从1.8降到1.1,总价也降了5.9亿。
二、倒逼开发商产品升级。
上半场,大家卷的是得房率,实际上也增加了房企的可售面积,除了设计上要多下功夫,多来点巧思,没带来太多负担,反而是加速去化了;
但下半场,容积率降低,可售减少,政府也不可能无限降地价,为了平衡成本,溢价率肯定要拉上去,也就是房子售价会更高。
怎么让买家心甘情愿为品质买单,是更考验功力的。
三、利好新房买家,二手面临更大危机。
这两年楼市最明显的趋势,就是进入了买方市场,买家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随着各种新规的出台,房子越来越显大,品质越来越高,价格比起之前也回调了。
这部分产品,在售的时候抢二手客户,卖完了进入二手市场,有楼龄,得房率,设计等分明的优势,也是辗压级的存在。
这一点,我们可以结合今天三宗地来看。
这两个新项目,会是接下来楼市的新标杆。
越秀·衡器厂地块:云悦2.0。
这是今年到目前,广州最火的一块地。
参拍的企业,一共有9家,中海880、金茂88、绿城696、国贸28、中铁置业909、越秀1、龙湖123、建发6、保利置业676。
在广州活跃的开发商,基本都在名单之内。
今天正式开拍,各家也都出价了。
云悦的火热,已经提前验证了项目和板块的利润率和安全性,很多开发商对板块的量价还是有信心和看多的。
之前我们就说过,越秀拿地的可能性更高,因为近水楼台,可操作性更强,也可以连片开发,开发成本最低。
虽然国贸等企业出价也很积极,但不出所料,最后还是越秀摘的牌。
衡器和云悦两个项目,基本面基本一致。
包括容积率,以及地铁、商业配套等。
不同之处在于:云悦是超新规,阳台率可以做到25%,且学位明牌,配建的24班小学是培英成员校;
衡器阳台率只有20%,学位未定,但体量更大,能比云悦多做一栋楼,也鼓励建地下通道直通地铁,便捷度更高。
20%的阳台率,也够用,关键还是看设计,像保利怡璟湾、龙湖央璟颂,也不是超新规,但做了“零飘窗”,得房率也不低,怎么都能秒杀周边次新。
学位现阶段是还没明牌,但云悦只有300户,还是有余量的,现在也由越秀拿下,确定性更高。
而且,旁边的广州工控京溪广智片区混合改造项目也规划有一所36班小学。
这次衡器厂地块,起拍价格其实比当时云悦还要高,地价涨了1200元/平+,单价也多出了3个亿。
这其实也是好事,地价上涨,也侧面印证了广州的信心。
从我前两天现场航拍情况来看,地面厂房已经拆完了,动起来会很快。
地缘置换,以及3号线、18号线沿线的上班的族来说,如果之前没买到云悦,这里倒是可以多关注。
不过,在面积段上,或许会相较之前更大胆,做更大的户型。
越秀·嘉禾望岗地块:刚改户型,控总价
而两块地,本就是捆绑出让,连片开发,越秀一起拿也是意料之中,虽然过程漫长了点,火药味重了点,但还是拿到了。
随着下午050地块的成交,越秀也正式包圆了今天出让的所有地块。
8月,嘉禾望岗也挂过两宗地,是019和035地块,但最终没卖掉。
有些朋友应该还记得,去年
这次的039和050地块,位置更核心,地铁上盖,地价也更友好,学位确定性也高。
|地块现状
039地块规划配建的54班九年一贯制学校,白云已经明确,要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强概念板块,便宜的地价,再搭配不错的学铁商,不错的居住环境,还是很香的。
否则月初开会讨论停车新模式,也不会有30多家去现场。
其客群,其实是比较清晰的。
一是依赖地铁出行人群,嘉禾望岗站的客流,仅次于珠江新城和体育西路站,位列全市第三,2/3/14号线交汇,半小时通勤市中心;
|工作日非上下班高峰客流实拍
二是本地客户,包括在周边工作生活的,以及新世界“分巢”出来的家庭等。
国贸云上的热销,也证明了嘉禾望岗板块的购买力。
新地块地价更低,又有学位预期,还是新规产品,做刚需-刚改产品,控总价,还是很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