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关俄乌和谈的消息满天飞,但俄军在战场上推进的速度反而有所加快。
4月28和4月29日两天,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北面奥斯基尔河西岸接连控制了两个定居点,其中奥斯基尔河西岸的卡缅卡尤为关键。
俄军控制卡缅卡后,库皮扬斯克北面奥斯基尔河西岸有人居住的重要定居点已全部被俄军收入囊中,这个方向上的战事将很快向东哈尔科夫腹地发展。
如果俄军打不下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哈尔科夫市,至少也要将俄乌边境的东哈尔科夫吃下,以确保顿巴斯地区北翼的绝对安全。
由于哈尔科夫地区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战略重要性,俄军最终撤离哈尔科夫的可能性极小。
从4月2日起,俄军再次越过奥斯基尔河,向其西岸卡缅卡的乌军阵地发起进攻。经过连续激战,俄军占领了卡缅卡东南部城区,并控制了定居点附近的制高点。
此后,俄军一直在卡缅卡城区与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到4月27日俄军终于将乌军赶出了奥斯基尔河沿岸的小镇。
4月28日上午,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
亲乌的美国战争研究所在同一天发布的战场动态地图显示,乌军已从卡缅卡城区撤退。
占领卡缅卡对俄军有两个重大意义。
其一、俄军全面控制库皮扬斯克以北的奥斯基尔河西岸后,将为俄军下一步向北向西推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二、俄军能在地理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同,越过奥斯基尔河,在一个月之内,在对岸打下一个面积达3平公里的乌军重要阵地,这本身就说明乌军在这个方向上的防御力量已被严重削弱。
乌军凭借奥斯基尔河天险都无法守住阵地,难道他们还能在俄军越过奥斯基尔河后挡住俄军吗?
这显然不可能的!
4月2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表示,俄军已于4月28日控制了奥斯基尔河西岸扎帕德涅西北的多罗肖夫卡村。
扎帕德涅是俄军于2025年1月基本控制德沃里奇纳城区之后,在奥斯基尔河西岸打下的一块重要高地。
2月份,乌军四个旅的援兵抵达后随即对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纳附近的俄军阵地发起反攻,一度迫使俄军从部分阵地后撤。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俄乌两军在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纳附近展开阵地战,战线变化有限。
此次俄军攻占扎帕德涅西北的多罗肖夫卡村,说明俄军已在扎帕德涅和德沃里奇纳附近的阵地战中占据绝对优势,扎帕德涅一线的俄军阵地已非常稳固,乌军在这个方向上的反攻已彻底失败,整个奥斯基尔河西岸的战事将很快向东哈尔科夫腹地发展。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为了突破库皮扬斯克北面奥斯基尔河西岸乌军的防御阵地,俄军在这一线投入的兵力高达3万人,而在西岸防守的乌军,包括增援部队在内,也只有四个旅的残部,总兵力不到12000人,如果悬殊的力量对比,乌军不败才怪呢!
库皮扬斯克以北的东哈尔科夫地区,地广人稀,除了其北面的大布尔卢克镇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定居点可为乌军的防御提供依托。
俄军顺利拿下卡缅卡后,俄军整个奥斯基尔河西岸的桥头堡已连成一片,随着战线向东哈尔科夫腹地推进,这个桥头堡的面积将会快速扩大,使之成为向南包围库皮扬斯克和向北推进到大布尔卢克方向的前进基地。
如果俄军最终打下了大布尔卢克,将可北上切断利沃夫昌斯克与哈尔科夫市之间的联系,迅速控制整个东哈尔科夫,然后向西推进,能打下多少算多少。
要是能对哈尔科夫市形成包围将是意外之喜。
尽管目前俄罗斯还没有对哈尔科夫提出领土要求,但在俄乌这一轮的隔空喊话来看,俄乌双方新的国境线极有可能以停战前的实控线为准。
如果俄军最终控制了包括沃夫昌斯克和大布尔卢克在内的东哈尔科夫,俄军从这些土地上撤军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因为对俄罗斯来说,这不但是确保俄罗斯西部边境安全的需要,也是确保俄控顿巴斯地区北翼安全的需要。
而作为弱势的一方,乌克兰将只能选择接受现实,来以此为泽连斯基选择错误的国家安全战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