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165天。由于基辅还没有对克里姆林宫提出的胜利日70小时做出积极的反应,所以,本着说服不如打服的原则,师出同门的俄乌两军,超百万的军队,继续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比狠拼人头。由于红场阅兵之后,俄军例行性的夏季攻势必定开始,因此,纵观这一天的战局,就有三点会影响未来战局走势的变化,很是值得关注了:



第一个,俄军沿伏尔恰河扑向第聂伯罗市。5月3日,俄军在库拉霍沃西部沿伏尔恰河,猛攻了位于伏尔恰河南岸的巴加德里(богатырь)村、以及位于伏尔恰河北岸的阿列克谢耶夫卡村。



此前,由于库拉霍沃西郊的康斯坦丁诺波里村及安德烈耶夫卡村,都属于库拉霍沃筑垒区的范畴,乌军的工事非常复杂和牢固,所以,尽管俄军早在3月上旬就攻占了这两个据点(3月6日攻占安德烈耶夫卡、3月9日攻占康斯坦丁诺波里),但却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扫荡周边乌军的残部和雷区,直到现在才开始向西推进。俄军若是顺利拿下这两个据点,不仅可以攻占周围伏尔恰河两岸大片的开阔,同时,还可以居高临下的向伏尔恰河下游地区发动进攻,兵锋可以直指伏尔恰河与萨马拉河交汇点上、第聂伯罗市的东大门巴甫洛格勒市。



第二个,俄军继续拉长波克罗夫斯克战线。5月3日,俄军攻占了波克罗夫斯克西南部的新亚历山大罗夫卡村,距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边界线已经不到五公里,而且,中间仅有一个新谢尔盖耶夫卡据点。由于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正南方向已经拉开了长达40多公里的战线,俄军这种向西部侧翼包抄进攻的战术,不仅可以继续拉长战线,分散乌军有限的兵力和火力,甚至还可以同时威胁波克罗夫斯克和第聂伯罗两座大城市的安全,此外,还能配合依托库拉霍沃向西部开阔地带抢地盘的俄军,从而反向包抄扎波罗热外围防线的后路。



第三个,俄军在沃尔昌斯克发动猛攻。5月3日,俄军突然在沉寂许久的沃尔昌斯克发动猛攻,清除了乌军在伏尔恰河北岸的一个桥头堡阵地,以至于乌军在伏尔恰河北岸,现在仅剩下一个桥头堡阵地。这里需要说一句,这条将伏尔昌斯克市一分为二的伏尔恰河,和上面库拉霍沃西部的伏尔恰河,并不是同一条河流,只是名字相同而已。不过,俄军在同一天,同时在两条伏尔恰河畔发动进攻,应当是一种人为的巧合:就像是白宫今年阅兵庆祝美国陆军的建军节日,偏偏巧合了特朗普总统的生日一样。



当然,俄军的这次进攻,从军事意义上讲,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可以牵制乌军部署在这里的两万多部队,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侦察作战式的行动,找到乌军防线的薄弱点,策应库比扬斯克北部在奥斯科尔河西岸猛攻的俄军,对沃尔昌斯克形成南北夹击的威胁。

总之,随着库尔斯克战役的基本结束,从库尔斯克地区释放出来的兵力,开始加大了俄军在各方向上的进攻力度,虽然侦察作战式的特点比较明显,但在蚕食乌军的有生力量的同时,也能为俄军5月份中旬开始的夏季大进攻确定真正的主攻方向。



而乌军在1500公里的战线上顽强抵抗俄军的凶狠进攻之际,大后方又毫无例外地传来了让他们非常郁闷的消息:英国防长刚刚放风说要邀请乌军参加5月8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克里姆林宫的美女发言人扎哈罗娃,就随口评出了一个俄乌民众绝对意想不到,但却最为熟悉不过的金句:到了春天我们就知道,谁在哪里拉屎!



说实话,这句俗的不能再俗的俗语,大部分世人听了,都会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但冬日里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却是再清楚不过了:漫天的白雪,可以覆盖一切,可以让一切变得都是那么洁白无瑕,但终归有一天,雪化了,雪下的秘密就全部曝光了。



不过,对于乌军能够参加伦敦胜利日阅兵,乌克兰斯特拉纳网也给出了非常合理的理由:在二战的欧洲战场上,贡献最大的是苏联红军。但这就更让前线的乌军郁闷,因为,作为苏联红军的继承者,俄乌两军现在正打得热火朝天,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日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