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他因用冰糖冒充毒品贩卖被判诈骗罪,被网友戏称为“绝命糖师”;十年后,他在短视频平台以“牧场暖男”的形象走红,分享与牛群相伴的田园生活。这场跨越十年的身份转变,引发了公众对“前科者能否重新被接纳”的热议。

冰糖冒充毒品的黑色荒诞

2015年,28岁的罗某在城中村出租屋内,将冰糖碾碎冒充冰毒、用明矾仿制海洛因,以“高纯度特供货”为噱头专骗瘾君子。他刻意使用毒贩黑话,声称售卖“精品白糖”,实则5元成本的冰糖标价千元,甚至为“安抚”买家附赠茶叶。更讽刺的是,有买家因长期服用掺糖“毒品”导致血糖飙升,最终确诊糖尿病。尽管罗某坚称“卖的就是冰糖”,法院仍以诈骗罪判处其10个月有期徒刑。



十年后的牧场“洗白”争议

2025年,一位养牛博主因治愈系的放牧视频吸引17万粉丝,却被网友扒出疑似罗某的身份。面对舆论风暴,他一度回应:“劣迹不代表不善良,如今的我敬畏生命。”但这条留言很快删除。直播间里,“绝命糖师申请连麦”等弹幕刷屏,而博主仅以机械音感谢打赏,背景中牛叫声与十年前瘾君子的咳嗽声形成魔幻对比。

网友两极评价:罪犯还是“禁毒功臣”?

有人谴责其“用牛棚滤镜洗白前科”,也有网友调侃:“他让瘾君子戒了毒瘾,却得了糖尿病”“为我国网络禁毒做了贡献”。法律界人士指出,其过往犯罪记录不影响现有合法职业,但公众的道德审判从未停止。

如今,这场“牧场童话”仍在继续。平台暂未封禁账号,而罗某的走红,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救赎与原谅的复杂态度——互联网或许有记忆,但每个人是否都该拥有重新出发的机会?答案仍在风中飘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