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橘子藏智慧 连减同数趣课堂——广元市实验小学数学组核心素养专题课堂展示活动之昝国老师风采
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切实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教学,2025年4月24日,广元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围绕“模型思想”核心素养,开展专题教研展示活动。此次展示课由朱小花主任牵头,在孙坤华、张君、薛姿、何明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昝国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连减同数解决问题》。
课堂风采
一、情境导入:开启数学之旅
课堂以"熊大摘橘子"的生活情境切入,26个橘子每8个装一袋,能装满几袋?昝老师巧妙引导学生理解"装满"这一核心概念,为后续探究筑牢认知基础。
二、多元策略:探索解题路径
1. 圈画直观法:学生在学习单上8个一组圈画26个橘子,3个圈组即装满3袋,剩余2个不够装,抽象问题变得直观。
2. 连减算式法:“26 - 8 - 8 - 8 = 2”,教师解读数字意义,让算式成为分物过程的符号表达。
3. 箭头法:黑板上“26→18→10→2”的箭头图展示递减过程,学生掌握计算规律,思维轨迹清晰呈现。
三、思维进阶:构建数学模型
课堂采用“说题意、圈直观、算过程、验结果”四步解题法,通过对比,箭头法因直观清晰被学生认可。这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迈向抽象思维,初步构建连减同数模型。
四、课堂小结:数学藏在生活里
从摘橘子的欢乐到装袋的挑战,从圈画到箭头法的思维升级,这堂课不仅教会孩子用“连减同数”解决问题,更让他们看见,数学不是冷冰冰的算式,而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魔法工具。
磨课分享
授课结束后,孙坤华老师代表磨课团队对本课设计进行大单元结构分析,从教材解读、单元整合到课例设计层层剖析。在教学内容上,精准定位“数量关系”主题,明确与“数与运算”的紧密联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的目标。
张君老师从教材、学情、磨课历程等方面进行分享,经过反复打磨,最后呈现了本节精彩的展示课。
评课议课
刘砺老师围绕本堂课《连减同数解决问题》展开评议,肯定其对“数量关系”主题的精准把握及核心素养目标的明确设定。量身化学习等策略得到高度认可,其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朱小花主任谈到本节课教学设计亮点突出,情境创设巧妙,探究环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方式合理;总结建模逻辑清晰,巩固练习层次分明。
最后,广元市实验小学卢艳华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卢校长点明本节课紧紧围绕“模型思想”这一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上巧妙创设教学情节,课堂展示中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卢校长也提出优化建议,如进一步强化知识间联系、关注个体差异。此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成长,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后续教学更上一层楼。
教研似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之旅,每一次对教材的钻研、每一轮磨课的打磨,都是途中闪耀的风景。愿我们带着这份对数学教育的热忱,在未来教学里不断创新、深耕细作,让学生都能在数学的花园中采撷智慧之花,收获成长硕果,一同奔赴充满无限可能的教育新征程!
供 稿:龙 莉
编 辑:董 彬
初 审:刘 砺
复 审:卢艳华
终 审:罗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