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建筑(ID:i80arch)

本文已获得授权


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操刀设计的台中CMP创意馆(CMP Pavilion),位于台湾省台中市中心草悟道一侧,是一个结合展览功能与城市公共活动的平台式建筑。该项目依托城市文创轴带与开放空间网络展开布局,通过将建筑体量嵌入地下,并将屋顶设计为带有绿植的公共广场,实现了建筑与城市地景的交织共生。




建筑的主要展陈空间位于地下,地面部分则由层层展开的绿色屋顶构成。屋顶被植入多样化植物与常春藤系统,结合12毫米厚的钢板结构与扭曲面形态,使整座建筑如同从地面自然延展而出,建筑体量在视野中几乎被掩映。屋顶轻薄的边缘设计,配合常春藤自然下垂的生长路径,形成建筑与自然边界的模糊过渡。




结构系统方面,建筑采用多边形几何拼接的钢板屋面,由不等高的钢柱与梁支撑,构建出一个动态的起伏屋顶。屋面曲面处理中大量使用了扭曲的、非对称的折面,强调光线投射下产生的多维阴影变化。屋顶同时承担着公共活动场所的功能,可供市民停留、演出、展览、城市聚会等使用。



室内空间由中央螺旋楼梯连接上下,楼梯被设置于一个自然采光井中,形成柔和的明暗对比。地下展厅天花采用百叶式木构系统,以层叠处理与顶部折面呼应,空间墙面则为温润的木饰面板,形成连续且有机的视觉引导。局部墙体表面使用了波浪状板材系统,强化了空间的流动感与沉浸性体验。




为实现屋顶绿化的荷载平衡,建筑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了绿植土壤的厚度变化,部分区域设有排水系统与雨水收集装置,以保障植栽系统的长效运行。种植系统与屋顶通风构件集成为统一构件单元,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系统的一体化整合。


项目整体空间分布不采用常规白盒子展陈模式,而是借由建筑体自身的弯曲与折叠,引导展览路径自然展开。地下空间的展区布置根据屋顶结构模块进行分区,结合曲面墙体形成多样展览体量,使展览与建筑空间形成共生逻辑。





公众号文章仅供内部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对接建筑师、投稿微信:13012811198(注明来意)

或youtharch@163.com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青年建筑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