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博主九边发帖称,我觉得云南大学这个举措特别好,其实大学这两年就业差,大家心里也有数,也不会苛责你。你把真实数据放出来,让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心里有个数。
很多人本科毕业的时候不好找工作,然后以为研究生好就业,莫名其妙就去考研了,考完发现啥也没变,只是自己少了三年时间。如果各个大学都能如实公布,很多人真能少浪费点时间,说不定用这三年时间去考编,早就上岸了。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我们来看看该博主提供的信息。这是云南大学2025届毕业生(研究生)初次毕业就业去向统计汇总表。
从这张表的数据来看,可谓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写照。其中,专业就业率最高的为53.41%,这是软件学院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达到45.85%。第三位的是信息学院,达到了42.9%。此外,材料与能源学院,也超过了40%。
其他的专业相对就有压力了。特别是,生态与环境、生命科学等等。这些看上去可能高大上,但是社会总体对其的认知是不高的,也不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值得关注的还有,医学院的就业率也仅仅是9.52%,有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上述数据只统计到3月24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肯定会有一定的提升。
- 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就业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突破1200万”,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25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企业校招岗位数量同比减少18%,部分行业甚至缩减超过30%。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通知》明确,对社会组织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可按规定参照企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同时,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执行至2026年12月31日。
可以说,这个政策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就是利好。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各企业扩大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和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大对毕业生的招聘。
当然,这只是政策层面。作为大学毕业生,本身的择业心态也要与时俱进。从行业发展来看,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新能源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灵活就业模式如自由职业和远程办公的增加,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
从大学毕业生自身的角度而言,必须提升专业技能,关注新兴行业趋势,学习高需求技能。同时,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明确职业规划,选择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专业和岗位。
总之,心态决定就业。在没有合适的机会时,也可以考虑先就业再发展,积累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实习和项目实践。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