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5464篇文章
今天听到一个有趣的对话,A说:“我孩子自从去游泳后,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B说:“幽门螺杆菌很恐怖的,会变胃癌,你赶紧带孩子去医院去看看,一定要杀菌的!”
真的像两位妈妈说的游泳就会得幽门螺杆菌吗?而且还会变胃癌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肚子里的“小怪兽”——幽门螺杆菌的面纱。
一、幽门螺杆菌,是人体哪里的细菌,长什么样子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形状像螺旋样的“小怪兽”,简称“Hp”。
二、幽门螺旋杆菌厉不厉害?
厉害。它能够耐受胃酸的侵蚀,并可在强酸环境中生存下来。
三、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表现呢?
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感染后症状较轻,会出现口臭、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只有少部分青少年或大龄儿童感染后,会出现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若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不治疗,患胃癌的风险会增加,但最终会不会发展成胃癌,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会。它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通常不会通过游泳传播,游泳池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后,病原体的生存机会大大减少。但是在未被消毒处理的环境中游泳,比如在江河、溪流中游泳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样的检测方法呢?
有两类检测方法
1.第一类是侵入性检测方式
如通过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进行胃黏膜培养或核酸检测等。
2.第二类是非侵入性检测方式
如13C尿素呼气试验、粪Hp抗原检测等。然而,各种检测方法有独特的优缺点。
13C尿素呼气试验:无创、无放射性、检测快,适用于儿童,但对于口服依从性差的儿童不太友好;
粪Hp抗原检测:不需口服任何试剂,是唯一一项不受患儿年龄影响的无创性检测方法,但腹泻粪便或过度浸泡的粪便可能造成假阴性。
因此,临床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对儿童采取个性化的检测。
六、儿童要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吗?
不建议。以下情况进行常规检测:
①消化性溃疡;
②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儿童;
③慢性胃炎;
④不明原因或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⑤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⑥有反复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打嗝、嗳气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
⑦家属有强烈意愿的。
七、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需要治疗吗?
不一定。没有明显症状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完善后可以自愈。根据《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版》,不会对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实施治疗。但是当儿童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要积极治疗:
有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慢性胃炎
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儿童
不明原因或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儿童个体化治疗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敏感的抗菌药物根除Hp,一般临床上首选个体化三联治疗。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耐药性,要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服药,否则会影响根除效果。
八、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预防吗?
可以。据研究报道全球儿童Hp的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与卫生习惯相关,我国研究报道了儿童Hp复发率为18.8%,10岁以下儿童的复发率明显高于10岁以上儿童,分别为22.8%和7.1%。所以,家长们要牢记以下6句口诀:
1. 小手洗净再吃饭
儿童餐前养成洗手的好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2. 生冷食物要少沾
少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减少感染风险。
3. 分餐公筷不混乱
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4. 定期检查防隐患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
5. 健康习惯从小练
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
6. 远离病菌保平安
做到以上,保持健康。
总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防可治,家长们无需过度焦虑。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预防和护理,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
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院中心福建医院)消化营养科王景霞主管护师;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院中心福建医院)罗雯懿 主任护师;
绘图:
福建省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院中心福建医院)消化营养科王景霞主管护师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