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淮钢高炉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是淮安市清江浦区数据局牵头帮办服务又一提前开工的重点项目。通过“清·亲帮办”App收到了高炉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的帮办申请后,代办中心快速响应,提前对接企业梳理材料清单,逐项核对申报要件,各环节紧密衔接、协同推进,4月27日下午七点完成“三证联发”,提前实现开工目标。
近来,清江浦区数据局把项目服务放在头版头条,主动对接,倾心帮办,高效服务,疏堵解难,想方设法压减手续办理时间,4月份助力全区5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工。
追溯历史档案,解除手续办理“拦路虎”。淮钢高炉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用地手续可追溯至2008年,因历史数据迁移导致系统内规划条件缺失,这直接导致规划方案无法审批,成为审批流程的关键堵点。区代办员迅速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清江浦分局协调沟通,提出查找当年纸质档案。但档案时间较长,历经搬迁,查找难度较大。代办员与资规工作人员一起动手,经过3个小时的细心查找,成功找到当年纸质规划条件档案。调出复印件后,解除了后续手续办理的“拦路虎”。
攻克用电瓶颈,按下项目开工“加速键”。盖亚年产2800台套修复和取样装备及配套钻铺具项目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本以为开工在即,却在临时用电验收环节“卡脖子”。面对“等米下锅”的急迫需求,代办员立即与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公司建立联系、沟通详细情况,协调供电专家赴现场排查问题,指导企业调试电力设备。在多方努力下,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国家电网淮安供电公司迅速组织现场验收,最终提前半个月通电,用服务“加速度”换取项目“保工期”。
深挖政策红利,节约资金增添“新案例”。江苏省清河中学基础设施改造新建宿舍楼工程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过程中,一个始料未及的资金问题让建设单位陷入两难。项目需缴纳一笔数额不菲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而企业此前因未提前知晓政策,未进行资金筹备,施工许可证办理面临停滞。面对困境,代办员敏锐地发现该项目属于校舍安全工程的特点,并据此展开检索,最终查询到该项目属于免征市本级配套费项目。于是,代办员立即与淮安市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对接沟通,协助企业完成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申报程序,既没有耽误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又为建设单位节约资金150余万元。
从追溯历史档案时的抽丝剥茧,到攻克用电瓶颈时的分秒必争,再到深挖政策红利时的条分缕析,区数据局将继续以“清·亲帮办”为底色,以高效服务为画笔,在项目落地的画卷上描绘更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的生动图景,让每一个投资项目都能在“清一家,一家亲”营商环境中茁壮成长。(徐芝寒 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