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Sabrina H
生活中有很多被过度吹捧的物品,明明有局限性,却被一些网红贴子传成“包治百病”的万能神器。
其实多少有点被夸大功效,甚至带偏了原本的用途,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甚至危害健康。
01
开塞露
开塞露能帮助润肠通便、缓解便秘,被称为“拉屎神器”,也是噗噗界心软的神。
不过,近期互联网上各种安利,一支开塞露兼具抗老、美白、淡斑、保湿、缩小毛孔等功效,吊打医美,简直全能。
来,咱们先说重点:不要直接拿开塞露涂脸,可能会让皮肤越变越差。
开塞露本质是高纯度甘油,刚涂上脸的确润润的,肤感很好,但这种超绝水嫩感只是暂时的,千万别被骗了。
护肤一般最重要的有两点:补水+保湿。
论补水,开塞露中的甘油是一种强大的吸湿剂,能够吸收环境中大量的水分,如果是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给皮肤角质层补点水;但如果周围环境比较干燥(比如北方),甘油就会直接从从皮肤里面吸取水分。
论保湿,开塞露(高纯度甘油)=强大的吸湿剂+弱鸡的封闭剂,没有添加护肤级的稳定剂和抑菌剂,质地较厚重,可能导致毛孔堵塞,增加粉刺、闭口风险。
毕竟脸是自己的,真要是烂了那些爆款贴子可不会买单的。
02
爆炸盐
爆炸盐是一种强效氧化型清洁剂,主要成分过氧碳酸钠,碱性比较强,且含过氧根,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黄渍、顽固污渍(如汗渍、血渍、咖啡渍等)。
尤其是经常穿白衣服/家里有小孩的特别爱用,用过的人都会感受它的威力。
不过,现在的逐渐被爆炸盐带偏为洗衣液替代品。
有一说一啊,爆炸盐是强,但也强得可怕,很多材质的衣服承受不住。
长期使用爆炸盐,在氧化剂和强碱的作用下,会导致纤维强力下降,纤维弹性下降变脆,衣服可能会更容易被撕破;同时,染料结构会受到氧化剂的破坏,可能会变色、褪色。
像羊毛、蚕丝这类蛋白质纤维,具有耐酸不耐碱的特征,再加上爆炸盐的氧化性这一特征,妥妥会洗坏。
还有泳衣、贴身塑型衣,氨纶含量比较高,爆炸盐释放的氧化剂对氨纶丝弹性有破坏作用,不要使用。
爆炸盐还会损坏皮革,用爆炸盐刷鞋时,要注意一些鞋子边边角角会有一些皮革。
以及一些衣物上会有金属装饰,也不建议使用爆炸盐。
所以,爆炸盐是强效清洁“急救品”,而非日常洗涤剂。
03
护膝
在一言不合就户外运动的春天,护膝可谓是新晋顶流,被称为是「膝盖救星」「运动保护神」。
但事实上,护膝的保护作用被夸大了。它相当于从外部又包裹了一层「肌肉韧带」等保护组织,支撑关节的稳定性。
戴上护膝后,能感受到多了一份支撑和稳定,让人运动更有信心了。
但根据现有研究结论:「在未受伤人群使用护膝来预防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研究有限,尚无高质量的证据支持,保护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
也就是说,护膝实际上的运动保护效果比较有限,一旦用不对,膝盖废更快!
而且长期佩戴会产生过度依赖护膝,外部支撑替代了部分肌肉的稳定性功能,长期使用可能抑制本体感觉和自主神经控制,形成「应力遮蔽」,即自身支撑结构发生退化,更不利于稳定和保护膝盖。
所以,我们平时运动该热身热身,不要依赖护膝,更不要因为有了护膝就做高强度、高难度的动作,这是非常危险的。
04
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被很多人称为“家庭神药”,上到头皮上的大痘,再到嘴唇干裂起皮,下到腿上的重度扁平疣,貌似都能轻松拿捏;
在宝妈圈,红霉素软膏更是被争抢吹捧的对象,宝宝红屁屁、湿疹、口水疹、蚊子叮咬的小问题,都统统交给了红霉素软膏。
真·遇事不决,红霉素软膏学。
讲真的,红霉素软膏不是想用就能用。
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常见的抗菌药膏,主要成分为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传言中的各种皮肤问题,它其实都不太对症:
更重要的是,滥用会导致可能会让细菌不断「变强」,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也就是耐药性)越来越强。用对了是治病的药,用错了是「慢性毒药」。
如果身体不适,记得去医院并且遵照医嘱,不要依赖所谓的“神药”。
05
白醋
在民间醋被误传可以治百病,比如听得多的去角质用醋、治脚气用醋、美白用醋,还有用来祛斑祛痣的。
有网友信了偏方,拿自己做试验,用白醋混合面粉涂在脖子上,结果好家伙刚涂两分钟就觉得疼,洗掉之后脖子的斑像化脓了一样,据当事人说多涂一点=悔断肠。
去了医院看皮肤科,才知道这是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接触皮肤而导致的「原发性刺激性皮炎」。即便伤口愈合,还会有非常严重的色素沉积,医生说至少要2-3年才能淡化,注意是淡化不是消失!
醋的作用就是调味品,还是用它来调味吧~
06
碘伏
碘伏,被社交平台上不断吹捧,以至于被误用于一些不合适的场景。
不仅是强大的细菌杀手,能杀菌、消毒;还流传出诸多堪比大型纪录片的《碘伏传奇》:能美白、祛痘、治脱发、去脚气……简直发展成了一门互联网健康玄学——碘学。
这不,跟风用碘伏的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出现,有网友亲测,碘伏没去掉脚气反而染上色了,洗都洗不掉,硬是泡了1个多月才掉...
讲真,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碘伏杀不了真菌,因此对去脚气本质上无效。
还有咱们前几期有讲过,碘伏洗头会刺激头皮,频繁使用可能破坏头皮屏障,导致干燥、瘙痒甚至接触性皮炎等。
“碘学”的天命,只是消毒剂...适用于创面和日常皮肤消毒注射部位消毒皮肤以及术前洗手消毒。尊重它的天命吧!
07
水瓶
如果你此刻你走进厨房,映入眼帘的可能就是重复利用的塑料瓶,比较常见的就是用来装面条、米、豆、调料等。毕竟对于妈妈们来说,这可都是省钱大计中的“功臣”!
但有些塑料制品长期使用,简直就是在慢性“投毒”!
矿泉水、饮料瓶的材料是聚酯,也就是PET。
它的优点比如:透明度高,常温下耐水、耐弱酸弱碱,所以能安全装水,也符合一次性短期使用的标准,但长期或不当重复利用可能存在隐患。
有研究显示,在PET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这种物质对乳腺和睾丸具有毒性,可能会导致身体一些机能发生紊乱。
长期重复使用或高温环境下可能释放微量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而且厨房的高温或酸性食物(如醋、果汁)会加速有害物质迁移。
建议家里厨房还是选择食品级PP塑料或者玻璃/不锈钢容器,更安全放心。
总之呢,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各种吹捧,关键时刻还是咨询专业人士,毕竟医生比网红博主靠谱得多!
近期热门内容
点击卡片,关注新住,每天都有更妙的「生活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