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条沉睡多年的古道——成渝古道江津段,在“徒步圈”异军突起,成为我区独属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游客们在成渝古道江津段入口处路标拍照打卡 圣泉街道供图
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一个周末,该古道单日客流量就达到1800人次以上,比上月周末增长5倍以上。
为何短短时间,出现骤然“升温”?一起来回顾下,区融媒体中心不久前推出的全媒体系列宣传,相信你定能解读到背后的“密码”。
全媒体报道 “人气”超15万
日前,区融媒体中心旗下纸质媒体《江津报》以跨版形式,推出题为《行走成渝古道江津段——跨越千年回响与现代活力》专题报道。
▲每一位路过的游客都会驻足抬望入口处的路标,规划自己的徒步路线 圣泉街道供图
虽然纸质媒体在媒体信息快速传播的当前,已属“慢热”形式,但此次通过精心的版面设计,将纸质媒体的具象化、集中化优势充分体现:跨版左侧手绘示意图将蜿蜒古道、山巅步闲亭巧妙拼接,右侧则通过渝昆高铁与古道的时空并置,形成跨越千年的对话。
▲《江津报》关于成渝古道江津段的报道
报道中详尽的"保姆级攻略":从公交线路到停车位数量,从厕所分布到美食推荐,将古道沿线的现代服务设施与历史遗迹进行时空关联,让读者在获取文化认知的同时,形成“可抵达、可体验”的行动指南。
随后,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江津融媒”发布推文《》,以更为便捷的形式进一步传播相关内容。
不仅如此,“江津融媒”视频号还分别以“主持人打探”“古道攻略”为主题推出相应视频,更引发广大网络传播热潮。
数据显示:上述报道引发网友阅读、转载、播放累计超过15万人次。
现场直击:徒步者的真实体验
报道刊发后,引发了市民对古道徒步的热情。
上个周末,早上9点,已有不少徒步爱好者整装待发,记者在出发点看到,短短10分钟内,先后有28位游客出发。
▲成渝古道江津段徒步已成为近期周末亲子游的首选活动 圣泉街道供图
“我平时就爱到处去徒步,看见朋友转发的江津融媒推送的成渝古道视频,就想着抽个时间一定来要感受下。”来自九龙坡区的90后徒步爱好者赵市明指着手机里的视频说,“主播登顶最后一段用时2分17秒,很期待我今天攀爬那段需要多少时间。”
中午12时左右,当记者登上山巅步闲亭时,此时已经站满了拍摄打卡的游客,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现场游客已接近50人。
“我看见江津融媒公众号上的照片,从山顶往下拍照好好看,但是今天天气不好,拍不出江津的美景。这条徒步路线还挺好走的,基本都是石板路,一路上路标也很详细,一个人也不怕走错,除了后半段都是爬坡路线,稍微有点吃力外,很值得推荐给大家。”正在拍照的市民刘芬芬与三位朋友均来自大渡口区,她也是通过朋友转发的“江津融媒”微信公众号文章了解到的这条古道,让她们决定“投奔”自己心中的山野之地。
▲喜欢徒步的可不止老大爷,阿姨们也相约来成渝古道共赴美好休闲时光 圣泉街道供图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与许多人印象中“漫步者”为中老年居多的印象不同,踏足古道的有不少“00后”“90后”面孔。“《江津报》中提到的古大桥,当时就特别吸引我。”“00后”游客罗琛与几名朋友边走边说道。同时,还不忘拿着手机搜寻关于成渝古道的故事。“走在这些青石板上,彷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声。”
▲横街子老街经过改造的院落 记者 钟尧 摄
▲精心绘制的特色墙绘 圣泉街道供图
成渝古道不仅是江津历史文化的缩影,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圣泉街道为持续提升游客体验感,在成渝古道沿线实施系列便民改造,让历史街区更添温度。通过精心绘制特色墙绘,生动展现古道文化风貌;增设清晰醒目的路牌指示,方便游客寻路游览;同时合理布局移动厕所,解决群众"入厕难"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既保留了古道的历史韵味,又提升了广大游客的出行体验。这条见证巴渝文明交通的重要通道,如今在圣泉街道的精心保护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成渝古道江津段
你最关心的答案都在这里
问:成渝古道江津段落差是多少?
答:300米左右,从圣泉街道双龙老街出发、途经双龙社区横街子、古大桥、三河村可达四川、贵州等地,江津段终点在缙云山三河村、红豆村交界,全长18公里,适合全年龄段人群游览。
问:入口附近哪里停车方便?
答:入口附近停车位60个(三河村坝子和圣泉加油站旁)。
问:可以坐哪些公交到入口?
答:市民从市郊铁路江跳线圣泉寺站出发,可乘坐20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圣泉加油站站下车(成渝古道入口对面);几江城区可以乘坐江津206路公交车到圣泉加油站站下车;双福片区可以乘坐江津301路公交车到圣泉加油站站下车。
问:沿线上厕所、买水方不方便?
答:沿线建有公共卫生间3个,标志标牌清晰。沿途有村民经营小卖部可购买零食、水等。
问:古道沿线有没有就餐地点推荐?
双龙老街餐馆(双龙老街210号古道入口附近)
强烈推荐蛮蛮麻麻鱼,各种家常菜
联系电话:18996264158
曹胖娃家常菜(成渝古道斜对面,206公交车站旁)
强烈推荐酸菜鱼、尖椒鸡、小龙虾、刨猪汤、耗儿鱼、麻辣鱼、豆花饭、红烧肥肠以及各种家常菜
联系电话:13452480211
廖三餐馆(双龙老街210号)
强烈推荐江湖菜、刨猪汤、现杀土鸡、酸菜鱼、麻辣鱼、牛肉丝、腰花等等
联系电话:13330212513
顺才面馆(双龙老街农贸市场B幢1-3号)
主推豆花饭,双龙赶集日4、7、10上午半天才卖
漆姐面馆(双龙老街农贸市场C幢1-2号)
主推豆花饭、蛋炒饭,逢双龙赶集日4、7、10上午半天才卖)
福庆餐馆(老街农贸市场二期工程A幢负1层5号)
主推小面、家常菜
王姐烤全羊(圣泉街道圣泉街1号-2幢)
主推菜品:烤全羊
联系电话:15826101288
沿线就餐地点:
小派营地电话:17323823741
谢登灿农家乐电话:15086649302
军来顺农家乐电话:13368305083
共享农家乐电话:13618209776
五朵金花农家乐电话:13983777093
(建议提前电话咨询)
古道沿线景点必去清单
双龙老街
双龙老街地处成渝古道江津段入口附近,江渊、钟云舫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留下名篇佳作。
老街建筑风格多样,大部分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市井气息浓郁,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老式店铺鳞次栉比,理发店、杂货铺、茶馆……成为回味上世纪的“宝藏街区”。
横街子
横街子位于成渝古道江津段入口前方。古时被称为横街院子,汇聚了客栈、私塾、油坊、茶馆、酒肆等,而今仍保留了一段约4米宽、200米长的石板步道。
漫步在横街子,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几棵百年以上的黄葛树依旧郁郁葱葱,树下的古井清泉汩汩,斑驳的墙壁、雕花的窗棂、老式的木门,无不诉说着这条街的悠久历史。
古大桥
古大桥就是这条成渝古道江津段其中一部分。现在的古大桥为光绪年间重建,位于圣泉街道三河村桥溪河。全部由青石板组成,全长约50米,单孔石拱桥。
金樽湖
位于三河村,是总投资近2000万元重点打造的金樽湖休闲产业园,以生态环境打造为重点,同步建设众多旅游景观以及儿童游乐设施,可供开展铁人三项、钓鱼、登山等多种体育活动。
其中,金樽湖·小派营地设有滑梯、露营帐篷、草坪、水上、农耕、手作等活动。
古炮台
古炮台位于江津、璧山交界处的古道上,上有对联:“古炮台:山横古道通巴蜀,雾锁高台隐甲兵”“金鼓坪:古道高台川渝屏障,长林旧垒津壁户门”。旁边石壁上有摩崖石刻,从左至右分别写着“砲台”“正堂张焕祚”“周绍瑚 刘宇春 周绍镐 刘汉仕 韩潮 冯世恩 监修 匠师周正癸 咸丰九年冬立”等字。
步闲亭
亭名取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位于圣泉街道三河村缙云山巅,海拔约555米,于2024年建成。
亭高18.8米,共三层,占地面积66平方米,是三层六角亭覆盖绿色琉璃瓦,一亭多用,既可作为森林防火瞭望塔,也可以驻足观景。天气晴朗时,远可眺望江津全域,近可将江津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双福新区尽收眼底。
全媒体记者:陈俊希
编辑:李佳蔚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