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Legend of Erxian Bridge
二仙桥的传说
从雅安市区出发,沿陇西河溯流而上27公里,便到达上里古镇。上里古镇四周青山环抱,双流合拥。西面不远处有座高高的石拱桥雄跨在陇西河上,叫做“二仙桥”。
说起二仙桥,上里古镇的人们无不为之感慨。因为这座桥已经有了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经历了无数沧桑岁月。即或四周多次发生地震,也毫发未损,至今仍然古朴而坚固。桥身挂满苍藤、野草与苔藓,桥面已被来往的人们踏出条条凹槽。那镇桥的石龙,龙头正对着古镇街道,龙尾遥峙常年云雾缭绕的古佛山。石桥四周还有环月形排列的青幽幽的“馒头山”,人称“十八罗汉拜观音”。清澈的黄茅溪溪水与陇西河水相汇后,从桥下潺潺流过,陇西河又与白马河在古镇旁合龙,向南流入青衣江。每当雨后清晨,浓雾将散时,“二仙桥”便身披霞光,沐浴着缭缭仙气,显得更加迷人。
清朝乾隆十三年,陇西河水猛涨,把原有的一座石桥冲毁了,人们来往过河得绕很远的路。乾隆十八年,又建一座石桥,仍被洪水冲垮。见此状况,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杨家高祖杨毓柏决定出资并组织人马重修一桥。就在曾经修过两桥的中间,选择了一处岩岸坚硬的地方,高高地修起石拱桥,从此,免遭了水害。石拱桥落成那天,当地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兴高采烈地看桥踩桥,杨家更是为石桥的落成准备隆重庆祝。那天人们纷纷聚拢,杨家人正要为此桥取名,却有两位叫花子阻拦,立即遭到大家的干涉。忽然,这两位叫花子跃入水中,变成了两块石头。在场的人们一下子惊呆了!顿时一传十、十传百:“莫非是神仙踩桥了?!”“神仙踩桥了!”“两个神仙踩桥了!”消息纷纷传开。杨家负责修桥的人心想,既然有两位神仙来了,那就取名为“二仙桥”吧!
不知什么原因,当时没有立碑记载修桥情况,直到后来,才在桥的南头修了一座石塔,补记了修桥经过。那是由任运昌作为石工,杨家五代孙杨应朝培修,光绪二十六年杨家七代孙、县学生杨攀华,在石塔正面敬书了“二仙桥”三个大字。石塔背面没有文字,而面对古镇街道的那一面刻有一段文字:“从来此桥之建修由于杨氏祖公在乾隆十三年修于桥之下遭水害至乾隆十八年又修于桥之上复遭水害至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此桥独成善果,未载碑记书于尖石为据……”。尖石向西遥对古佛山的那一面刻了一副对联:“足使山明水秀,直教虎踞龙盘”。上面还有“金莲开法界,玉树霭慈云”,此联中间有一位莲花座观音。
2012年,二仙桥作为川藏茶马古道——雨城段,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雅安西康博物馆
▌编辑:彭勇
▌审核:徐召红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了解更多有关雨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