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人头攒动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招聘会,一边是浙大女生自信提出的“15万年薪,双休”的求职要求。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名校光环加身,就能轻松获得高薪理想工作吗?
名校光环下的求职困境
名牌大学是许多学生努力学习想要实现的目标,象征着优秀的教育、更高的学术水平和更宽广的发展机会。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名校毕业生通常更有自信,对事业有更高的期望,他们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希望能找到一份待遇好、不加班、有人情味、晋升空间大的好工作。
但名校的光环有时也会变成压力,让一些毕业生被“捧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设定不现实的求职目标,最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遇到很多挫折。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位浙大女生可以看作是许多人的一个代表,本来以她的学历和能力,想要找到一个“年薪15万,双休”的工作其实并不难。
可这位学霸所学的新闻专业,显然不存在这种工作,新闻专业过去是热门的“金饭碗”,但现在却恰恰相反。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前的新闻行业相比之下还是比较轻松的,可如今从业者需要随时待命,工作时间比“996”更长,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加班是常态,新兴媒体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创作优质内容的压力越来越大。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很多网友认为,这位女生既然能提出这种要求,说明她可能不太了解目前新闻行业的状况,而且对“双休”的要求显得有些过于坚持,这表明她对实际情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浙江大学的牌子当然很有用,代表着她有很强的能力和潜力,但是毕业证不等于高薪保证,年薪15万,对很多经验丰富的媒体人来说都不容易,更别说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了。
梦想与务实的选择
图片来自于网络
对比那位浙大女生,另一位求职者则大相径庭,他不强求进名公司,也能接受加班,只希望工资能有6000元。
两人的求职标准像光谱的两端,预示着不同的结果,一个执着高工资和双休,一个更看重经验和未来发展。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个还活在名校光环中,觉得高人一等,一个则很实际,了解自己,并适应市场,这种对比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求职观念。
现在找工作竞争激烈,与其看重名校背景,不如实实在在地了解自己,更懂得职场需要什么,求职就像相亲,公司挑员工,你也在挑公司。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只有当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市场需要什么,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工作。
很多名校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能找到一份让自己充满热情的工作,但社会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毕业生需要在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出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需要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充分的职业规划,那么名校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怎样才能既追求个人梦想,又满足社会需要,让自己的职业道路更加平稳长远呢?
如何正确的寻找工作
首先,应届生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名校的牌子不是万能的,它能提供机会,也可能让人看不清自己。
图片来自于网络
毕业生应该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了解长处和短处,找到个人兴趣和市场需求的共同点,毕竟高学历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并不是最终目标。
其次,要有一个靠谱的职业规划,认真研究目标行业的发展方向、工作内容和薪资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路线。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不要盲目追求高起点,不如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应届生的起薪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工作岗位的成长机会和行业的晋升空间。
积累经验非常重要,尤其是实习、兼职和志愿活动,它们可以弥补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脱节,让大家更快适应职场。这些实践还能扩展人脉,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图片来自于网络
社会不像校园那么单纯,许多规则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适应,保持学习的热情,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竞争中更有优势,才能站稳脚跟。
大家必须正确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信息
抖音杭州网202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