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4月29日,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24年,全省共组织开展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1.1万批次,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此外,在池州、芜湖等地推广“药安封签”制度,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加强零售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质量管理。

去年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

2024年,安徽省药监局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建立健全风险会商制度。2024年,全省共组织开展省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1.1万批次,药品省抽合格率达99.85%,其中高风险药品省级抽检合格率100%。深化行刑衔接,对药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有效净化了药品市场环境。

2024年,安徽省药监局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制发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监管制度33项,制定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加工规范及质量标准26个,增补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个,累计制定省级中药配方颗粒标准408个。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实现县级市场监管局省级检查员、市场监管所市级检查员“两个全覆盖”。

为全链条助力医药产业发展,安徽省药监局坚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出台实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2024版)》。2024年,安徽新增药品注册批准文号166个;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规186个,同比增长132.5%;分别获批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38个、28个。同时,推动中药强省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措施》,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遴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2个。


去年约谈药品生产企业43家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4年以来,安徽药品监管部门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监管,特别是在加强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监管方面,不断强化药品生产环节风险闭环管理,持续守牢药品安全底线。

其中,在完善药品生产监管机制上,出台《安徽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印发《药品生产检查发现缺陷整改技术指南(试行)》,修订《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驻疫苗生产企业检查员管理办法》。同时,重点组织药品委托生产、疫苗、血液制品、特殊药品、中药生产、集采中选药品等监督检查,2024年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391家次,约谈43家次,告诫20家次,限期整改332家次。

此外,开展无菌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完成全省无菌药品生产企业102条生产线、122个品种五步提升流程,大幅提高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度。

针对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部署开展上市后变更管理自查自纠工作,开展全覆盖生产监督检查28家次,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施药物警戒督导检查6家次,建立季度药品生产质量安全风险会商机制,皖产集采中选药品质量总体平稳,抽查检验均符合要求。2025年以来,已完成对9家国家第十批集采中选企业全覆盖检查,未发现严重问题和质量安全风险。

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

网上购药因方便、快捷受到公众青睐。但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给监管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安徽省药监局不断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方面。首先制定出台《安徽省药品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违规线索核查处置工作规程》,委托第三方对涉及安徽的药械经营网站、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微信小程序、APP客户端、自媒体等网络媒介开展实时监测,持续督促各地开展核查处置。合肥、阜阳等7个地市结合本地网售情况主动开展监测,宣城等市建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监测平台,对抖音、快手等平台药品销售情况开展巡查。

同时,在全省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治理专项工作,联合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13部门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对14家药械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实现全覆盖检查,督促指导第三方平台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在池州、芜湖等地推广“药安封签”制度,累计发放“药安封签”279万份,加强零售配送“最后一公里”的质量管理。

此外,组建全省180人的网络销售监管队伍,进一步完善药械网售违法线索实时监测推送、快速核查处置、线上反馈监督的闭环化管理模式。2024年,全省各级监管部门累计培训药械网售监管人员1000余人次。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实习生张亚丽

编辑 许大鹏

(安徽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